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全詩是什么?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全詩是什么?
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3.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譯文: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飄向揚州。5.帆影漸消失于水天相接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6.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7.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8.辭:辭別。9.煙花:形容春天薄霧靄靄、柳絮如煙、鮮花掩映的景物,指艷麗的春景。10.下:順流向下而行。11.碧空盡:消失在碧藍(lán)的天際。12.盡:盡頭,消失了。13.碧空:一作“碧山”。14.唯見:只看見。15.天際流:流向天邊。16.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17.整體賞析: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diào)。
導(dǎo)讀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3.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譯文: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飄向揚州。5.帆影漸消失于水天相接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6.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7.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8.辭:辭別。9.煙花:形容春天薄霧靄靄、柳絮如煙、鮮花掩映的景物,指艷麗的春景。10.下:順流向下而行。11.碧空盡:消失在碧藍(lán)的天際。12.盡:盡頭,消失了。13.碧空:一作“碧山”。14.唯見:只看見。15.天際流:流向天邊。16.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17.整體賞析: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diào)。
1. 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3.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 譯文: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飄向揚州。5. 帆影漸消失于水天相接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6.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7. 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8. 辭:辭別。9. 煙花:形容春天薄霧靄靄、柳絮如煙、鮮花掩映的景物,指艷麗的春景。10. 下:順流向下而行。11.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lán)的天際。12. 盡:盡頭,消失了。13. 碧空:一作“碧山”。14. 唯見:只看見。15. 天際流:流向天邊。16.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17. 整體賞析: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diào)。18.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19. 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20.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jié)、繁華的地區(qū)相聯(lián)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21. 這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22. 李白心里對這次離別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rèn)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地區(qū),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23. 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24. 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25. 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26. 這有如弦外之音,達(dá)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藝術(shù)效果。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全詩是什么?
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3.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譯文: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飄向揚州。5.帆影漸消失于水天相接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6.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7.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8.辭:辭別。9.煙花:形容春天薄霧靄靄、柳絮如煙、鮮花掩映的景物,指艷麗的春景。10.下:順流向下而行。11.碧空盡:消失在碧藍(lán)的天際。12.盡:盡頭,消失了。13.碧空:一作“碧山”。14.唯見:只看見。15.天際流:流向天邊。16.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17.整體賞析: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diào)。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