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一帝國篇之(八)攻克柏林
法蘭西第一帝國篇之(八)攻克柏林
1806年10月13日,普軍主力到達奧爾施泰特。此時,普軍中央軍團共有5萬人,火炮230門。奧爾施泰特位于耶拿西北,是一個交通樞紐,便于普軍的進退。10月13日,法軍第一軍和第三軍到達瑙姆堡。達烏第和貝爾納多特對進軍路線產生了分歧。此時,兩軍已處在戰(zhàn)場最北端,未發(fā)現(xiàn)普軍,按拿破侖的命令,兩軍應向西、南繼續(xù)搜索。10月14日凌晨,拿破侖命令達烏第率軍向耶拿和魏瑪中間的集結地前進,并告訴達烏第,如果貝爾納多特與他同行,讓他一起行動。達烏第向貝爾納多特傳達命令時表示,兩軍可以由貝爾納多特統(tǒng)一指揮。貝爾納多特對于只給達烏第命令而未告知自己感到不滿,因此仍按原計劃進軍。達烏第無奈,獨自行動,正巧普軍主力在奧爾施泰特。
導讀1806年10月13日,普軍主力到達奧爾施泰特。此時,普軍中央軍團共有5萬人,火炮230門。奧爾施泰特位于耶拿西北,是一個交通樞紐,便于普軍的進退。10月13日,法軍第一軍和第三軍到達瑙姆堡。達烏第和貝爾納多特對進軍路線產生了分歧。此時,兩軍已處在戰(zhàn)場最北端,未發(fā)現(xiàn)普軍,按拿破侖的命令,兩軍應向西、南繼續(xù)搜索。10月14日凌晨,拿破侖命令達烏第率軍向耶拿和魏瑪中間的集結地前進,并告訴達烏第,如果貝爾納多特與他同行,讓他一起行動。達烏第向貝爾納多特傳達命令時表示,兩軍可以由貝爾納多特統(tǒng)一指揮。貝爾納多特對于只給達烏第命令而未告知自己感到不滿,因此仍按原計劃進軍。達烏第無奈,獨自行動,正巧普軍主力在奧爾施泰特。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81640052.jpg)
在耶拿戰(zhàn)役之后,拿破侖自信滿滿,靜候佳音。不久,第三軍的騎兵上尉向他報告喜訊,稱達烏第將軍的部隊在奧爾施泰特擊敗了普軍主力,并繳獲了大量的機密文件,正在送往耶拿的途中。對于這一消息,拿破侖起初表示懷疑,他不明白為何會有兩個普軍主力。在耶拿戰(zhàn)役之前,達烏第的第三軍在前往戰(zhàn)場的路上遭遇了普軍左翼集團的先頭部隊,并刺殺了費迪南大公。此時,第三軍已成為法軍北端的先鋒。拿破侖下令其向北進發(fā),貝爾納多特緊隨其后,兩軍尋找機會向西迂回,以切斷北撤普軍后路。普王決定北撤,命令霍思洛厄軍團在耶拿地區(qū)為中央軍團掩護,中路軍團則經(jīng)奧爾施泰特、哈森豪森和弗萊堡向北撤退。1806年10月13日,普軍主力到達奧爾施泰特。此時,普軍中央軍團共有5萬人,火炮230門。奧爾施泰特位于耶拿西北,是一個交通樞紐,便于普軍的進退。10月13日,法軍第一軍和第三軍到達瑙姆堡。達烏第和貝爾納多特對進軍路線產生了分歧。此時,兩軍已處在戰(zhàn)場最北端,未發(fā)現(xiàn)普軍,按拿破侖的命令,兩軍應向西、南繼續(xù)搜索。10月14日凌晨,拿破侖命令達烏第率軍向耶拿和魏瑪中間的集結地前進,并告訴達烏第,如果貝爾納多特與他同行,讓他一起行動。達烏第向貝爾納多特傳達命令時表示,兩軍可以由貝爾納多特統(tǒng)一指揮。貝爾納多特對于只給達烏第命令而未告知自己感到不滿,因此仍按原計劃進軍。達烏第無奈,獨自行動,正巧普軍主力在奧爾施泰特。10月14日,普王得知北上道路被切斷,命令布呂歇爾組織全部騎兵發(fā)起沖鋒,并安排一個步兵師配合。布呂歇爾急于求功,未等騎兵陣地準備完畢即沖鋒,遭到法軍排槍和炮擊,損失慘重,連續(xù)四次沖擊法軍方陣未果。普王見局勢惡化,命令總指揮布倫瑞克親臨前線,并斥責步兵師師長施梅陶,讓他隨軍沖鋒。普軍集中兩個步兵師和一部分騎兵合力攻擊法軍左翼,但古丁師開始堅持不住,達烏第雖派上預備隊,但仍無法阻擋普軍的猛烈攻勢。眼看法軍即將潰敗,普軍師長施梅陶被擊中,普軍失去主心骨,布倫瑞克也沖入戰(zhàn)場,但很快被擊倒。普王決定親自指揮,結果普軍敗局已定。普王命令繼續(xù)猛攻法軍左翼,增加一個師加入攻擊。在左翼法軍崩潰前,達烏第投入最后預備隊,莫南德師再次擊退普軍進攻。中午,普軍在步兵配合下發(fā)起最后沖鋒,普軍步兵身著藍色軍服,奏樂前進,騎兵沖擊法軍側翼。法軍抵死不退,達烏第在前線督陣,高呼“帝國榮譽,系于爾身,絕不后退一步”。普軍再次被擊退。普軍后方有兩支預備隊,布呂歇爾、沙恩霍斯特力建議投入戰(zhàn)場,但普王認為是保護者,未投入。普軍后撤,達烏第命令法軍反沖鋒,向普軍兩翼包抄。法軍躍出戰(zhàn)壕,向普軍沖去。普軍猝不及防,全線后撤,撤向魏瑪。普軍守軍紛紛投降,法軍死傷慘重,左翼古丁師減員接近一半,無力深追。拿破侖得知詳情后嘉獎達烏第,斥責不服從命令的貝爾納多特。1806年10月15日,拿破侖率領法軍攻入普魯士本土,向西北掃蕩,沿途普軍守軍投降。10月27日,法軍攻入柏林,拿破侖率領法軍進入,身后是達烏第、貝爾蒂埃和奧熱羅三個元帥,道路兩旁是法軍士兵和圍觀的德國民眾。拿破侖在一年內攻陷維也納和柏林,擊垮中歐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大半個德意志在他的統(tǒng)治之下。他征服北意大利、南意大利,法蘭克帝國的三兄弟(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全部在他統(tǒng)治之下,疆域遠超當年。11月7日,布呂歇爾投降,法軍俘虜超過10萬普魯士士兵,繳獲上千門火炮、2萬匹戰(zhàn)馬、10萬支步槍和大量軍用物資。普魯士、薩克森的軍事力量被摧毀。普王威廉三世逃至柯尼斯堡,尋求議和。拿破侖開出了苛刻的議和條件,普王不得不接受。普王召集內閣討論合約,大部分成員反對,特別是賠款。威廉三世只好向沙俄求援。沙皇亞歷山大計劃出兵,由本尼格森率領55000人駐扎在華沙北部30公里,布克斯霍夫頓率領37000人從后方增援。拿破侖繼續(xù)進軍,組建第9軍給弟弟熱羅姆鍍金,讓其指揮德意志人打德意志人,以增加軍功。熱羅姆掃蕩西里西亞,征服至此,普魯士只剩東普魯士。拿破侖勒索普魯士,規(guī)定城市繳納戰(zhàn)爭稅額,派發(fā)物資供應配給,甚至組建六個性病醫(yī)院,但無法遏制法軍性病減員。威廉三世下令懲罰投降守將,集結殘余部隊,組建15000人軍團,交給萊斯托克將軍指揮。普魯士幾乎被抹去,拿破侖開始著眼下一個對手沙俄。他選擇波蘭復國,以約瑟夫·波尼利托夫斯基親王為國王,對法國無比忠誠。法軍進入普屬波蘭,達烏第第三軍占領波森。法軍受到波蘭民眾熱烈歡迎,拿破侖如同波蘭的救世主。繆拉率騎兵軍攻入華沙,法軍兵分三路渡過維斯瓦河,向俄軍發(fā)起全面進攻。
法蘭西第一帝國篇之(八)攻克柏林
1806年10月13日,普軍主力到達奧爾施泰特。此時,普軍中央軍團共有5萬人,火炮230門。奧爾施泰特位于耶拿西北,是一個交通樞紐,便于普軍的進退。10月13日,法軍第一軍和第三軍到達瑙姆堡。達烏第和貝爾納多特對進軍路線產生了分歧。此時,兩軍已處在戰(zhàn)場最北端,未發(fā)現(xiàn)普軍,按拿破侖的命令,兩軍應向西、南繼續(xù)搜索。10月14日凌晨,拿破侖命令達烏第率軍向耶拿和魏瑪中間的集結地前進,并告訴達烏第,如果貝爾納多特與他同行,讓他一起行動。達烏第向貝爾納多特傳達命令時表示,兩軍可以由貝爾納多特統(tǒng)一指揮。貝爾納多特對于只給達烏第命令而未告知自己感到不滿,因此仍按原計劃進軍。達烏第無奈,獨自行動,正巧普軍主力在奧爾施泰特。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