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20條解讀
民法典第20條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未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被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這一條款界定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準,體現了社會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水平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我國,公民被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需滿足兩個條件: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能夠準確理解并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于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為其主要生活來源,也將被認定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確賦予,不由個人意志決定;二是民事主體應對其行為的法律后果承擔責任;三是有權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將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從十歲調整為八歲,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條件保持不變,即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
導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未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被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這一條款界定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準,體現了社會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水平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我國,公民被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需滿足兩個條件: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能夠準確理解并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于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為其主要生活來源,也將被認定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確賦予,不由個人意志決定;二是民事主體應對其行為的法律后果承擔責任;三是有權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將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從十歲調整為八歲,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條件保持不變,即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9926752.jpg)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未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被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這一條款界定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準,體現了社會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水平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我國,公民被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需滿足兩個條件: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能夠準確理解并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于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為其主要生活來源,也將被認定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確賦予,不由個人意志決定;二是民事主體應對其行為的法律后果承擔責任;三是有權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將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從十歲調整為八歲,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條件保持不變,即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民法典》的這一規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關法律條文。若需深入了解相關法律問題,建議咨詢專業法律人士。
民法典第20條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未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被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這一條款界定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準,體現了社會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水平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我國,公民被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需滿足兩個條件: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能夠準確理解并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于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為其主要生活來源,也將被認定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確賦予,不由個人意志決定;二是民事主體應對其行為的法律后果承擔責任;三是有權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將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從十歲調整為八歲,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條件保持不變,即年滿18周歲且精神狀況正常。《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