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別人好,有時候是悲劇的根源
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別人好,有時候是悲劇的根源
我生女兒的時候,回了丈夫的老家。在坐月子期間,據說通常情況下,產婦都能吃能喝,我的一個同事就說,她一天就能吃一只雞。然而,我的胃口一直不好,懷孕期間反應特別大,一直吐到生。坐月子期間,看到婆家做的月子餐就感到反胃,根本吃不下。按照婆家老家的習慣,所有的菜都要先煎后煮,說是能去風,對產婦身體好。但我一個外地人,看到他們這樣的做法,胃口本來就不好,更是沒有食欲。煎過的豬腳、雞肉等再加水煮,又焦又黑又油,還加入了很多姜,又辣。一個月下來,我吃不了半只雞,每次只吃幾口飯,那些湯和肉菜我真想倒掉。那時剛到婆家,也不好意思鬧太多,但心里非常委屈,心想,如果還生孩子,我死也不會回去生
導讀我生女兒的時候,回了丈夫的老家。在坐月子期間,據說通常情況下,產婦都能吃能喝,我的一個同事就說,她一天就能吃一只雞。然而,我的胃口一直不好,懷孕期間反應特別大,一直吐到生。坐月子期間,看到婆家做的月子餐就感到反胃,根本吃不下。按照婆家老家的習慣,所有的菜都要先煎后煮,說是能去風,對產婦身體好。但我一個外地人,看到他們這樣的做法,胃口本來就不好,更是沒有食欲。煎過的豬腳、雞肉等再加水煮,又焦又黑又油,還加入了很多姜,又辣。一個月下來,我吃不了半只雞,每次只吃幾口飯,那些湯和肉菜我真想倒掉。那時剛到婆家,也不好意思鬧太多,但心里非常委屈,心想,如果還生孩子,我死也不會回去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9920652.jpg)
幾天來,我沉浸于韓大爺的雜貨鋪所著的《全力以赴之前,別說自己沒有機會》一書中,書中充滿了正能量。閱讀時,我有做筆記的習慣,將那些打動我的句子和觀點記錄下來,過后再反復閱讀,這是我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之一。有時,一句話就能喚起我對某些事情的回憶,或是給我帶來新的啟示,我便動筆將其記錄下來。昨日,翻開筆記本,我看到了幾天前抄錄的筆記:“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別人好,往往是一切悲劇的根源”,這是書中韓大爺的話。這讓我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許多的事情。我生女兒的時候,回了丈夫的老家。在坐月子期間,據說通常情況下,產婦都能吃能喝,我的一個同事就說,她一天就能吃一只雞。然而,我的胃口一直不好,懷孕期間反應特別大,一直吐到生。坐月子期間,看到婆家做的月子餐就感到反胃,根本吃不下。按照婆家老家的習慣,所有的菜都要先煎后煮,說是能去風,對產婦身體好。但我一個外地人,看到他們這樣的做法,胃口本來就不好,更是沒有食欲。煎過的豬腳、雞肉等再加水煮,又焦又黑又油,還加入了很多姜,又辣。一個月下來,我吃不了半只雞,每次只吃幾口飯,那些湯和肉菜我真想倒掉。每次剩下飯菜,都會被說,我為了吃飯的事和老公吵了很多次,我說我想吃清淡一點的,不要放太多姜,也不要煎得太油膩,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他們那邊坐月子都是那樣吃的,說是去風,我說我老家坐月子就是吃清淡的,但沒有人把我的需求當回事,繼續按他們的方式做。那時剛到婆家,也不好意思鬧太多,但心里非常委屈,心想,如果還生孩子,我死也不會回去生。這個事情讓我真的很埋怨婆家,我覺得他們太固執了。雖然出發點是好的,煎了食物再加入姜煮,理論上說去風效果是好,但去風的前提是得吃進去才行,吃都吃不下,難道在鍋里做好了就能自己去風了嗎?我媽媽叫我自己煮,但那時在婆家,我根本做不了主,一切家務我婆婆說了算,老公也只聽婆婆的,我老師給了些營養品給我,不用煮直接用水泡,老公都不讓我吃。那時的我,心里特別不痛快。婆家人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我好,但我根本接受不了。老公說,好心好意為我著想,我還有意見,不領情就算了,還那么多埋怨。有些事,真的讓人很無語,有理也說不清。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習慣了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別人好,有時候都覺得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可是別人卻還把你的一片好心當成“驢肝肺”一樣。付出好意的人覺得委屈,別人也覺得無比委屈。我有個朋友,從小父母就常年忙于生意,說是為了給他們幾姐弟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天天早出晚歸。一次,孩子們想要父母周末帶他們去游樂園玩一下,結果父母埋怨他們不懂事,然后給錢讓他們自己去玩,事后還常常拿這事指責他們;我身邊有這樣的一位全職媽媽,平時一個人在家管家帶娃,生日當天,想讓老公回來一起吃個飯,結果要應酬的老公在電話的另一頭指責她說,自己辛苦在外掙錢,還不是為了這個家,怎么還不知道滿足;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父母,對孩子凡事包辦,處處為孩子著想,這也不讓孩子干,那也不讓孩子干,嘴上說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從來不問問孩子需要什么……網上曾有北大留美學生王猛寫“萬言書”痛斥父母的新聞,據說他的父母對他可謂“無微不至”,穿什么衣服以大人的審美觀為主,上什么樣的學校以父母意見為準,在外面受了欺凌告訴父母,每次都被父母指責,甚至冷眼嘲笑他。從小他就一直在父母的掌控中成長,長大之后卻一直與過去抗爭,少年時的許多訴求被反復無理忽視的經歷總是揮之不去,他的心里有很大的陰影,自稱自己是情感的孤兒。后來王猛把父母拉黑了6年,12年沒有回家。據紅星新聞報道,王猛的父母一直都搞不懂自己的兒子為何要與自己決裂,也不承認自己教育上存在什么大的問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總有的人喜歡打著“為你好”的名義來對待你,你接受不了,人家怪你不給他面子,甚至說你不知好歹。很多時候,悲劇就是這么醞釀出來的。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對別人好,其實只是滿足了自己的需求,根本沒有顧慮過他人的需求;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對待他人,從某種角度上說,你其實是為了你自己好,只不過打著別人的名義罷了!
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別人好,有時候是悲劇的根源
我生女兒的時候,回了丈夫的老家。在坐月子期間,據說通常情況下,產婦都能吃能喝,我的一個同事就說,她一天就能吃一只雞。然而,我的胃口一直不好,懷孕期間反應特別大,一直吐到生。坐月子期間,看到婆家做的月子餐就感到反胃,根本吃不下。按照婆家老家的習慣,所有的菜都要先煎后煮,說是能去風,對產婦身體好。但我一個外地人,看到他們這樣的做法,胃口本來就不好,更是沒有食欲。煎過的豬腳、雞肉等再加水煮,又焦又黑又油,還加入了很多姜,又辣。一個月下來,我吃不了半只雞,每次只吃幾口飯,那些湯和肉菜我真想倒掉。那時剛到婆家,也不好意思鬧太多,但心里非常委屈,心想,如果還生孩子,我死也不會回去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