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政策從2025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將逐步延長男性和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具體來說:
1、男性退休年齡調整:
男性退休年齡將從60歲開始,每4個月延遲1個月,預計用15年時間逐步延遲至63歲。
2、女性退休年齡調整:
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5周歲的女職工,也將按每4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用15年時間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延遲至58周歲。
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0周歲的女職工,則按每2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同樣用15年時間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延遲至55周歲。
3、彈性退休制度:
政策還賦予了職工一定的選擇權,即“自愿性”原則。職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可以根據個人意愿及與單位的協商結果,選擇是否繼續工作。
職工還可以選擇彈性提前退休,但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齡。
同時,職工也可以選擇彈性延遲退休,最多可以延后3年,這樣退休金領取金額會有所增加。
4、養老金繳費年限調整:
從2030年1月1日起,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將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個月。
1、從2025年1月1日起,男性退休年齡從60歲開始,每4個月延遲1個月;例如,對于男性而言,如果按此政策執行,2025年退休的男性實際退休年齡會是60歲零1個月,之后逐年遞增,直到2039年退休的男性必須年滿63歲?。
2、女性則根據崗位不同有所差異,原55歲退休的延遲至58歲,原50歲退休的延遲至55歲,同樣采取每4個月(或2個月,針對原50歲退休的女性職工)延遲1個月的漸進方式??。如原50歲退休的女性職工,會按照每2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用更長時間逐步延遲至55歲?。
3、計算工具:可以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法定退休年齡計算器進行計算,輸入出生年月、性別及人員類型,即可計算出對應的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后退休時間、延遲月數。使用法定退休年齡計算器時,用戶只需輸入出生年月、選擇性別及人員類型,即可獲得計算結果。
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對經濟和社會有多方面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影響:
1、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1)延遲退休政策通過增加整體勞動力供給,有助于提振潛在經濟增速,對勞動力數量要素進行補充。
(2)延遲退休可以優化就業結構,讓不同年齡段的勞動者在擅長的領域發揮潛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3)延遲退休可能會對特定群體尤其是育齡婦女和需要照顧孫子女的老年人產生緊縮效應,影響到勞動市場的供需平衡。
2、對企業的影響:
(1)延遲退休增加了企業病假管理成本以及工傷賠付成本,因為員工需要工作更長時間。
(2)延遲退休可能會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特別是對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需要正常繳納五險一金。
(3)延遲退休導致企業執行員工退出周期拉長,影響企業新陳代謝,減緩使用年輕勞動力替換年長勞動力的過程。
3、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1)延遲退休可能會影響家庭內部代際支持機制,提高年長勞動者的勞動年限,可能會擠出其隔代撫養孫輩后代的時間。
(2)延遲退休可能會加快人口轉變和勞動供給結構轉型趨勢,對不同收入和不同性別的勞動者有著差異化影響。
4、對養老金體系的影響:
延遲退休可以緩解基本養老保險壓力,平衡養老金收支,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償付能力,減輕財政壓力。
5、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延遲退休年齡可以緩解老年人口對經濟增長的沖擊,老年人繼續在原有崗位發揮余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勞動力,形成有效的人力資本,促進經濟增長。
6、對就業的影響:
(1)延遲退休對就業市場的影響總體是有限的,因為漸進式推進意味著短期內向社會釋放的勞動力規模不會太大。
(2)延遲退休有利于保持勞動參與率,改善資本和勞動力配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