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獨龍族的歷史記載有哪些?
關于獨龍族的歷史記載有哪些?
2.在明清時期,獨龍族又被稱作";俅";或";曲"。3.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將其自稱獨龍作為正式民族稱謂。4.20世紀40年代前的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社會生產力水平極低,基本仍處于父系家族公社制階段。5.當時的獨龍族使用木、竹制簡單工具,實行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糧食產量很低。6.由于糧食產量不足,采集和漁獵成為了獨龍族重要的生產補充手段。7.在舊社會,獨龍族人民生活極其貧困,沒有商品交換,只能通過刻木結繩的方式來進行記事。8.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的生活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9.獨龍族人民勤勞好客、重視友情,鄰里之間一家有事全村幫忙。10.狩獵所得的野物,參與狩獵的人人人有份,體現了獨龍族分配的公平性。
導讀2.在明清時期,獨龍族又被稱作";俅";或";曲"。3.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將其自稱獨龍作為正式民族稱謂。4.20世紀40年代前的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社會生產力水平極低,基本仍處于父系家族公社制階段。5.當時的獨龍族使用木、竹制簡單工具,實行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糧食產量很低。6.由于糧食產量不足,采集和漁獵成為了獨龍族重要的生產補充手段。7.在舊社會,獨龍族人民生活極其貧困,沒有商品交換,只能通過刻木結繩的方式來進行記事。8.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的生活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9.獨龍族人民勤勞好客、重視友情,鄰里之間一家有事全村幫忙。10.狩獵所得的野物,參與狩獵的人人人有份,體現了獨龍族分配的公平性。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82549652.jpg)
1. 獨龍族的歷史記載最早見于《大元一統信姿志》麗江路風俗條,當時被稱為"撬"。2. 在明清時期,獨龍族又被稱作"俅"或"曲"。3. 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將其自稱獨龍作為正式民族稱謂。4. 20世紀40年代前的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社會生產力水平極低,基本仍處于父系家族公社制階段。5. 當時的獨龍族使用木、竹制簡單工具,實行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糧食產量很低。6. 由于糧食產量不足,采集和漁獵成為了獨龍族重要的生產補充手段。7. 在舊社會,獨龍族人民生活極其貧困,沒有商品交換,只能通過刻木結繩的方式來進行記事。8. 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的生活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9. 獨龍族人民勤勞好客、重視友情,鄰里之間一家有事全村幫忙。10. 狩獵所得的野物,參與狩獵的人人人有份,體現了獨龍族分配的公平性。11. 獨龍族人民極其重視信義和諾言,擁有樸素而優良的道德觀念。12.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美德體現了獨龍族社會的和諧與誠信。
關于獨龍族的歷史記載有哪些?
2.在明清時期,獨龍族又被稱作";俅";或";曲"。3.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將其自稱獨龍作為正式民族稱謂。4.20世紀40年代前的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社會生產力水平極低,基本仍處于父系家族公社制階段。5.當時的獨龍族使用木、竹制簡單工具,實行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糧食產量很低。6.由于糧食產量不足,采集和漁獵成為了獨龍族重要的生產補充手段。7.在舊社會,獨龍族人民生活極其貧困,沒有商品交換,只能通過刻木結繩的方式來進行記事。8.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的生活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9.獨龍族人民勤勞好客、重視友情,鄰里之間一家有事全村幫忙。10.狩獵所得的野物,參與狩獵的人人人有份,體現了獨龍族分配的公平性。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