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板拖欠工資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向當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投訴時需攜帶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及相關拖欠工資的證據。勞動監察大隊有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工資,若逾期未支付,還有權要求加付賠償金,賠償金的標準為應付金額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若采取仲裁方式,需要準備書面仲裁申請書兩份,證據清單和相應證據材料兩份,其中證據材料包括勞動合同、工資銀行賬單、身份證復印件等。在法律層面,《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無故拖欠。《工資支付暫行條例》則詳細規定了工資支付的時間和方式,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勞動合同法》則進一步明確了勞動者在遇到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時,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有權要求經濟補償。《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則規定了發生勞動爭議后的處理流程,包括協商、調解和仲裁等。除了法律手段,還可以考慮通過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解決。如果雙方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可以簽訂和解協議。但如果協商無果,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解除勞動關系并支付工資和經濟補償金。如果仍想維持勞動關系,可以只請求支付工資。申請勞動仲裁時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兩份,證據清單和相應證據材料兩份,其中證據材料包括勞動合同、工資銀行賬單、身份證復印件等。總之,當遇到工資被拖欠的情況時,勞動者應積極采取合法措施維護自身權益,同時也要注意保存好相關證據,以便在需要時提供給相關部門或仲裁委員會。在處理過程中,保持冷靜,理性對待,避免采取過激行為,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