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讀詩詞《春日》朱熹
思維導圖讀詩詞《春日》朱熹
1.中心圖:描繪四句詩詞的場景,輔助記憶。2.分支(一級,二級)。- 按順時針方向解讀,依次展開四句詩詞的內(nèi)容。- 詩句的前兩個字作為一級分支,后面兩個字或三個字拆解,如“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3.小圖標。- 太陽:象征“勝日”的晴朗天氣。- 沙漏:代表時間流逝。- 吹風的云:表示春風。- 綠芽:代表春天的生機。
導讀1.中心圖:描繪四句詩詞的場景,輔助記憶。2.分支(一級,二級)。- 按順時針方向解讀,依次展開四句詩詞的內(nèi)容。- 詩句的前兩個字作為一級分支,后面兩個字或三個字拆解,如“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3.小圖標。- 太陽:象征“勝日”的晴朗天氣。- 沙漏:代表時間流逝。- 吹風的云:表示春風。- 綠芽:代表春天的生機。
作為一名母親,我希望以更有趣的方式帶領(lǐng)孩子領(lǐng)略詩詞之美。以下是我根據(jù)理解,結(jié)合背景資料和圖片繪制的思維導圖。1. 中心圖:描繪四句詩詞的場景,輔助記憶。2. 分支(一級,二級): - 按順時針方向解讀,依次展開四句詩詞的內(nèi)容。 - 詩句的前兩個字作為一級分支,后面兩個字或三個字拆解,如“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3. 小圖標: - 太陽:象征“勝日”的晴朗天氣。 - 沙漏:代表時間流逝。 - 吹風的云:表示春風。 - 綠芽:代表春天的生機。南宋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翁,世稱朱子。出生于婺源,成長于建州。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后歷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南康軍知軍、浙東茶鹽公事等職。光宗時期,歷任漳州知州、秘閣修撰。寧宗時期,任煥章閣待制,謚號“文”。他的注解涉及經(jīng)學、史學、文學、樂律等領(lǐng)域,著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等,后人編有《朱文公文集》。《春日》是朱熹在宋代所作的一首詩。表面上是寫景圓胡之作,描繪了春日美景;實際上,它傳達了詩人在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愿望。全詩以形象描繪蘊含哲理,構(gòu)思與筆法巧妙。這首詩看似是作者春日郊游的所感,但根據(jù)作者的生活年代,可知其并非實地游歷,而是一種想象。在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簽訂了《紹興和議》,南宋與金以淮水為界。隆興元年(1163),張浚北伐失敗后,主和派得勢,抗戰(zhàn)派沉默。宋孝宗時期,南宋朝廷稍稍安定,偏安東南,而金人也暫時停戰(zhàn)于淮北。朱熹一生中,南宋沒有強大的邊防,他自己也無法北上至泗水之地。因此,他從未真正到過泗水,但詩中卻提及泗水,這是因為朱熹深研儒學,心向孔圣,向往孔子在洙泗講學授道的盛事,故而借泗水之地寓意神游尋芳。詳情
思維導圖讀詩詞《春日》朱熹
1.中心圖:描繪四句詩詞的場景,輔助記憶。2.分支(一級,二級)。- 按順時針方向解讀,依次展開四句詩詞的內(nèi)容。- 詩句的前兩個字作為一級分支,后面兩個字或三個字拆解,如“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3.小圖標。- 太陽:象征“勝日”的晴朗天氣。- 沙漏:代表時間流逝。- 吹風的云:表示春風。- 綠芽:代表春天的生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