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路由器智聯組網HarmonyOSConnect鴻蒙智聯設備配網方式一
鴻蒙路由器智聯組網HarmonyOSConnect鴻蒙智聯設備配網方式一
無論WiFi設備、藍牙BLE設備、GSM/LTE設備或Zigbee設備等物聯網設備,大多都沒有人機交互界面,那么實現設備智能化的前提在于順利配置網絡。即在首次使用時,完成快速聯網、安全校驗、綁定用戶賬號等。配網就是設備直接或間接通過手機將網絡信息配置給智能設備,連接到網絡,并添加到用戶賬號下,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人的智能連接。【專業名詞介紹】;Wi-Fi路由器:即家庭常用的Wi-Fi路由器,家中的設備可共同連接到此節點形成局域網。SSID:Wi-Fi名稱,其本意是ServiceSetIdentifier,服務集標識。password:Wi-Fi密碼。物聯網設備:可以連接網絡的智能設備,如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網絡攝像頭等。待配網設備:物聯網設備剛開箱或恢復了出廠設置,需要配網。
導讀無論WiFi設備、藍牙BLE設備、GSM/LTE設備或Zigbee設備等物聯網設備,大多都沒有人機交互界面,那么實現設備智能化的前提在于順利配置網絡。即在首次使用時,完成快速聯網、安全校驗、綁定用戶賬號等。配網就是設備直接或間接通過手機將網絡信息配置給智能設備,連接到網絡,并添加到用戶賬號下,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人的智能連接。【專業名詞介紹】;Wi-Fi路由器:即家庭常用的Wi-Fi路由器,家中的設備可共同連接到此節點形成局域網。SSID:Wi-Fi名稱,其本意是ServiceSetIdentifier,服務集標識。password:Wi-Fi密碼。物聯網設備:可以連接網絡的智能設備,如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網絡攝像頭等。待配網設備:物聯網設備剛開箱或恢復了出廠設置,需要配網。
鴻蒙路由器智聯組網(HarmonyOSConnect鴻蒙智聯設備配網方式(一))無論WiFi設備、藍牙BLE設備、GSM/LTE設備或Zigbee設備等物聯網設備,大多都沒有人機交互界面,那么實現設備智能化的前提在于順利配置網絡。即在首次使用時,完成快速聯網、安全校驗、綁定用戶賬號等。配網就是設備直接或間接通過手機將網絡信息配置給智能設備,連接到網絡,并添加到用戶賬號下,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人的智能連接。【專業名詞介紹】Wi-Fi路由器:即家庭常用的Wi-Fi路由器,家中的設備可共同連接到此節點形成局域網。SSID:Wi-Fi名稱,其本意是ServiceSetIdentifier,服務集標識。password:Wi-Fi密碼。物聯網設備:可以連接網絡的智能設備,如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網絡攝像頭等。待配網設備:物聯網設備剛開箱或恢復了出廠設置,需要配網。已配網設備:已經連接Wi-Fi的物聯網設備。手機APP:即智能手機,通過安裝物聯網設備對應的APP軟件來更方便地使用設備。物聯網平臺:用于管理物聯網設備的云端服務器。Wi-Fi模塊:物聯網設備上的Wi-Fi電子模塊,用于連接互聯網。Wi-Fi工作模式:STA模式與AP模式。STA模式:Station,即Wi-Fi工作在無線終端模式,通過連接AP熱點連接到網絡。AP模式:AccessPoint,即Wi-Fi工作在熱點模式,其它設備可以連接到此節點(AP熱點)。NAN協議:NeighborAwarenessNetworking協議。Wi-FiAware即NeighborAwarenessNetworking(NAN),為Wi-Fi聯盟基于802.11協議之上定制的相鄰設備發現協議。BLE:BluetoothLowEnergy,低功耗藍牙。第一部分先介紹HarmonyOSConnect鴻蒙智聯設備的三種配網方式。第二部分再介紹IOT設備的其他幾種配網方式。一、極速常規配網基于Wi-Fi芯片的SoftAP技術實現的設備配網設備熱點配網是一種比較常用的配網方式。Wi-Fi模組進入SoftAP模式,手機連接Wi-Fi模組熱點后通過UDP或TCP發送相關配網信息,模組接收到后切換到STA模式開始連接路由器。其具體的配網過程如下:待配網設備端的Wi-Fi模塊首先工作在SoftAP配網模式(如按下設備的配網鍵,設備進入配網模式),開啟一個約定名稱的AP熱點。手機APP端掃碼或選擇對應的產品,并將手機連接到設備建立的熱點中。手機通過某種方式(如TCP或UDP傳輸)將Wi-Fi路由器的配網信息(SSID和password)發送給設備。設備得到配網信息后,切換到STA模式,即可連接到Wi-Fi。SoftAP配網方式二、極速秒控配網基于Wi-Fi芯片的NAN技術實現的設備配網。當前僅Hi3861模組支持。極速秒控配網,是基于WiFiAware配網協議即NAN技術實現的。為了以高能效不斷地執行發現功能,Wi-FiAware吸取了與低占空比“介質訪問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簡稱MAC)”協議和自適應集群cluster有關的工作成果。Wi-FiAware通過協議建立公共“時鐘”,以保持所有節點都接受相同的時間調度,因此降低了能耗,同時該技術還有足夠強的應對變化的能力,即使某個設備移動到可及范圍以外,也能保持群組不受影響。簡而言之,就好像是將組內的成員定期聚集聚集到一次開會并同步信息,只不過cluster內同步的信息簡潔,會議的時間也只不過幾十上百毫秒。Wi-FiAware設備無需通過Wi-Fi接入點(AP),就可自主檢測、提醒和連接其他設備,不影響設備使用P2P或STA功能。Wi-FiAware應用可以配置為:基于距離等各種參數提醒用戶,附近有運行相同應用的設備。也可以配置為:建立與另一個設備點對點的安全數據連接,以進行應用數據交換。設備發現根據協議介紹,設備發現為被動的接收已經存在的cluster定期發布的beacon來加入已經存在的cluster。同時為了節省信道資源,Beacondiscovery僅僅在2.4GHz6信道發送。5G信道為wifiaware中的可選操作,當工作在5G信道時,低頻掃描信道固定為44信道,高頻掃描固定為149信道,低頻高頻都支持的設備,掃描固定在149信道。此外,協議規定,不僅Beacon可以作為讓NANdevice發現cluster的信標幀,包含NAN信息的proberesponse也可以讓NANdevice發現cluster。設備加入當一個單獨的設備收到proberesponse時,根據收到的proberesponse中的timeoffset在cluster的DW時間中喚醒,即可在cluster中交換信息。Cluster合并就是當兩個cluster處于互相發現的情況下,低clustergrade的將合并入高clustergrade的cluster中,并在加入新cluster前發送NANsyncbeacon告知其它NAN加入新的cluster。最終得到的cluster初步構成了一個小型的服務集合,可以通過互相發送action幀來獲取詳情的服務內容。也達成了適合IOT的基本單元。一個NANdevice可以加入多個cluster。當NANdevice處于兩個cluster的發現范圍內,那么加入兩個或多個cluster成為了可能。NAN網絡集群Cluster管理Cluster中分別有三種角色:Master,Sync,normal。Master發送NANsyncbeacon和NANdiscoverybeacon。(beacon:信標)Sync僅僅在DW內傳送NANsyncbeacon。normal角色什么beacon也不發送(服務發現幀是會發送的)。更詳細信息可以參考《NeighborAwarenessNetwork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_v2.0.pdf》。三、藍牙輔助配網基于Combo芯片的藍牙協議輔助Wi-Fi配網。藍牙輔助配網整體流程跟設備熱點配網差不多。只不過用BLE替換了設備端的熱點,理論上還是一種基于點對點連接的配網方式。其具體的配網過程如下:手機APP通過藍牙連接到待配網的設備。手機通過BLE將Wi-Fi路由器的配網信息(SSID/password)發送給設備端。設備得到配網信息后,進入STA模式,即可連接到Wi-Fi。藍牙輔助配網方式未完,下期繼續。。。
鴻蒙路由器智聯組網HarmonyOSConnect鴻蒙智聯設備配網方式一
無論WiFi設備、藍牙BLE設備、GSM/LTE設備或Zigbee設備等物聯網設備,大多都沒有人機交互界面,那么實現設備智能化的前提在于順利配置網絡。即在首次使用時,完成快速聯網、安全校驗、綁定用戶賬號等。配網就是設備直接或間接通過手機將網絡信息配置給智能設備,連接到網絡,并添加到用戶賬號下,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人的智能連接。【專業名詞介紹】;Wi-Fi路由器:即家庭常用的Wi-Fi路由器,家中的設備可共同連接到此節點形成局域網。SSID:Wi-Fi名稱,其本意是ServiceSetIdentifier,服務集標識。password:Wi-Fi密碼。物聯網設備:可以連接網絡的智能設備,如智能音箱,智能插座,網絡攝像頭等。待配網設備:物聯網設備剛開箱或恢復了出廠設置,需要配網。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