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稱謂有哪些呀?
古代稱謂有哪些呀?
二、稱字:古人幼年時由父輩或尊長賦予名字,成年時(男子20歲,女子15歲)會取字,字與名在意義上通常有所聯系。平輩或尊輩之間稱呼字是出于禮貌和尊重。三、稱號:號又稱別號或表號,與名和字不同,名和字由父輩或尊長決定,號則由自己取定。稱號主要用于自我表達,展現個人的志趣或情感;他人稱呼號也是一種敬稱。四、稱謚號:古代對于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稱號稱為謚號。五、稱齋名:古人常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六、稱籍貫:在稱呼某人時,常用其出生地或籍貫,如唐代詩人張九齡被稱為張曲江,北宋王安石被稱為王臨川。七、稱郡望:古人根據所屬的顯赫郡望來稱呼,如韓愈雖是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被稱為韓昌黎。
導讀二、稱字:古人幼年時由父輩或尊長賦予名字,成年時(男子20歲,女子15歲)會取字,字與名在意義上通常有所聯系。平輩或尊輩之間稱呼字是出于禮貌和尊重。三、稱號:號又稱別號或表號,與名和字不同,名和字由父輩或尊長決定,號則由自己取定。稱號主要用于自我表達,展現個人的志趣或情感;他人稱呼號也是一種敬稱。四、稱謚號:古代對于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稱號稱為謚號。五、稱齋名:古人常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六、稱籍貫:在稱呼某人時,常用其出生地或籍貫,如唐代詩人張九齡被稱為張曲江,北宋王安石被稱為王臨川。七、稱郡望:古人根據所屬的顯赫郡望來稱呼,如韓愈雖是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被稱為韓昌黎。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26661252.jpg)
一、直稱姓名:在古代,人們直接稱呼自己的姓名或者只稱名字,這種情況多用于自報家門或撰寫傳記。對于令人反感或輕視的人,也可能會采用這種稱呼方式。二、稱字:古人幼年時由父輩或尊長賦予名字,成年時(男子20歲,女子15歲)會取字,字與名在意義上通常有所聯系。平輩或尊輩之間稱呼字是出于禮貌和尊重。三、稱號:號又稱別號或表號,與名和字不同,名和字由父輩或尊長決定,號則由自己取定。稱號主要用于自我表達,展現個人的志趣或情感;他人稱呼號也是一種敬稱。四、稱謚號:古代對于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稱號稱為謚號。五、稱齋名:古人常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六、稱籍貫:在稱呼某人時,常用其出生地或籍貫,如唐代詩人張九齡被稱為張曲江,北宋王安石被稱為王臨川。七、稱郡望:古人根據所屬的顯赫郡望來稱呼,如韓愈雖是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被稱為韓昌黎。八、稱官名:在古代,常用官職名稱來稱呼某人。例如,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故被稱為江州司馬。九、稱爵名:稱呼某人時使用其爵位,如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故被稱為武侯。十、稱官地:使用某人曾任官的地名來稱呼,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詳情
古代稱謂有哪些呀?
二、稱字:古人幼年時由父輩或尊長賦予名字,成年時(男子20歲,女子15歲)會取字,字與名在意義上通常有所聯系。平輩或尊輩之間稱呼字是出于禮貌和尊重。三、稱號:號又稱別號或表號,與名和字不同,名和字由父輩或尊長決定,號則由自己取定。稱號主要用于自我表達,展現個人的志趣或情感;他人稱呼號也是一種敬稱。四、稱謚號:古代對于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稱號稱為謚號。五、稱齋名:古人常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六、稱籍貫:在稱呼某人時,常用其出生地或籍貫,如唐代詩人張九齡被稱為張曲江,北宋王安石被稱為王臨川。七、稱郡望:古人根據所屬的顯赫郡望來稱呼,如韓愈雖是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被稱為韓昌黎。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