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一顆紐扣》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一顆紐扣》
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幼兒們衣服有所減少,老師提醒幼兒們外出活動時把外套脫了,幼兒們時不時會討論:我的衣服是拉鏈的,我的是紐扣的。我的紐扣上還有好看的花,還有一個寶寶說我的大大的圓圓的紐扣掉了,可怎么辦?幼兒們對于紐扣的關注度很大,于是我選擇了繪本《一顆紐扣》的教學活動。雖然這是一個繪本,但里面滲透了很強的科學知識,同時這些知識正是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之上的,我設計安排了發現自己的紐扣----了解故事情節中的紐扣-----觀察驗證、嘗試操作三個步驟,從而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發揮自主探索學習的良好習慣。2、活動目標。1、觀察畫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根據紐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數量)尋找其主人。2、愿意幫助別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導讀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幼兒們衣服有所減少,老師提醒幼兒們外出活動時把外套脫了,幼兒們時不時會討論:我的衣服是拉鏈的,我的是紐扣的。我的紐扣上還有好看的花,還有一個寶寶說我的大大的圓圓的紐扣掉了,可怎么辦?幼兒們對于紐扣的關注度很大,于是我選擇了繪本《一顆紐扣》的教學活動。雖然這是一個繪本,但里面滲透了很強的科學知識,同時這些知識正是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之上的,我設計安排了發現自己的紐扣----了解故事情節中的紐扣-----觀察驗證、嘗試操作三個步驟,從而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發揮自主探索學習的良好習慣。2、活動目標。1、觀察畫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根據紐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數量)尋找其主人。2、愿意幫助別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26622252.jpg)
1、設計理念: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幼兒們衣服有所減少,老師提醒幼兒們外出活動時把外套脫了,幼兒們時不時會討論:我的衣服是拉鏈的,我的是紐扣的。我的紐扣上還有好看的花,還有一個寶寶說我的大大的圓圓的紐扣掉了,可怎么辦?幼兒們對于紐扣的關注度很大,于是我選擇了繪本《一顆紐扣》的教學活動。雖然這是一個繪本,但里面滲透了很強的科學知識,同時這些知識正是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之上的,我設計安排了發現自己的紐扣----了解故事情節中的紐扣-----觀察驗證、嘗試操作三個步驟,從而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發揮自主探索學習的良好習慣。2、活動目標:1、觀察畫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根據紐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數量)尋找其主人。2、愿意幫助別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3、活動準備: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了解紐扣的基本特征,并能運用語言表達其不同。2、教具準備:PPT、衣服、紐扣等。4、設計意圖一、激發興趣,引出故事。1、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個動畫片,名字叫《一顆紐扣》(PPT)。2、你們身上有沒有紐扣?在哪兒呢?它們都一樣嗎?(請幼兒相互比較看看、說說)3、故事里說的那顆紐扣是一顆怎樣的紐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二、觀看故事,觀察比較。(一)發現紐扣,觀察紐扣P1 導入:今天天氣真好,一只小老鼠出來散步,走著走著,前面滾來了一顆紐扣。重點提問:這是一顆怎樣的紐扣?(二)觀察比較,尋找失主1、觀察顏色P2 導入:看看他找到了誰?小老鼠問:“小狗你好,我撿到了一顆…紐扣,是你丟的嗎?”重點提問:小狗有沒有丟紐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你們覺得這顆紐扣是小狗的嗎?為什么?2、觀察形狀P3 導入:小老鼠又找到了誰?(小兔)它會怎么問?重點提問:你們覺得是小兔的嗎?3、觀察數量P4 導入:告別了兩位朋友,小老鼠繼續往前走,這次他遇到了小刺猬。重點提問:1、它會怎么問呢?讓我們一起來學學看。2、這顆紐扣會是小刺猬的嗎?為什么?4、觀察大小P5 導入,這次小老鼠遇到了誰?還有呢?(解釋蟋蟀)“大象蟋蟀你們好,我撿到了一顆紐扣,是你們丟的嗎?”重點提問:大象蟋蟀想了想自己的紐扣都搖了搖頭。“這次為什么又不對了呢?”小老鼠想不明白了。5、整體觀察P6 導入:所有的朋友都問過了,可就是沒找到紐扣的主人。回到家,媽媽給它做了好吃的點心。小老鼠一抬頭,突然發現:“咦?哈哈哈衣服怎么也少了顆紐扣呀?”重點提問:會不會是哈哈哈呢?三、幼兒操作,嘗試匹配1、引發興趣故事到這里結束了,可故事里其他的小動物還沒有找到自己丟失的紐扣,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2、回憶故事看看這些紐扣分別是哪個動物的?真的嗎?(播放PPT驗證)3、個別操作我這里還有幾件衣服,它們都掉了一顆紐扣,請你們也來幫忙找一找,一定要看清楚,要和衣服上那顆一摸一樣的?什么是一摸一樣?4、驗證講評你找了一顆什么樣的紐扣?找對了嗎?介紹給客人老師聽一聽你找到的是什么樣的紐扣,讓她檢查一下你找得對不對!直接導入:讓幼兒從身上尋找,在交流中進一步鞏固紐扣的特征認識,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結合生活經驗,渲染氣氛:教師說出掉了紐扣后很著急,從而產生同情心,激發幼兒愿意幫助小老鼠找紐扣主人的情感。創設故事情境:在幫鈕扣找家的過程中,創設故事情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在不同的有趣的故事情節里,引導幼兒匹配的相關知識。嘗試匹配:為了滿足幼兒的心理要求,安排了回憶匹配和自主匹配,在匹配中進一步鞏固了故事情節中所蘊含的知識。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欲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一顆紐扣》
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幼兒們衣服有所減少,老師提醒幼兒們外出活動時把外套脫了,幼兒們時不時會討論:我的衣服是拉鏈的,我的是紐扣的。我的紐扣上還有好看的花,還有一個寶寶說我的大大的圓圓的紐扣掉了,可怎么辦?幼兒們對于紐扣的關注度很大,于是我選擇了繪本《一顆紐扣》的教學活動。雖然這是一個繪本,但里面滲透了很強的科學知識,同時這些知識正是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之上的,我設計安排了發現自己的紐扣----了解故事情節中的紐扣-----觀察驗證、嘗試操作三個步驟,從而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發揮自主探索學習的良好習慣。2、活動目標。1、觀察畫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根據紐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數量)尋找其主人。2、愿意幫助別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