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饑餓時,大腦的下丘腦中的攝食中樞被激活,產生強烈的進食需求,這使得食物的味道更加令人愉悅。2. 一旦吃飽,下丘腦的飽食中樞就會發出信號,告知我們停止進食。因此,即使食物再美味,我們也可能對其興趣大減,因為身體已經滿足了食物需求。3. 關于疼痛感,確實存在疼痛閾值,且某些人的閾值較低,對疼痛更為敏感。但這并不意味著疼痛感受完全是心理作用,而是個體生理差異的體現。4. 上述現象,包括饑餓時食物的美味和飽足時的食物乏味,都是基于生物學和生理學的原理,而非純粹心理作用的結果。饑餓和飽足感是由大腦中的神經中樞調節的,這些調節影響我們對食物的態度和感官體驗。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