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一康復中心小兒神經康復科接到了一位名叫張女士的求助電話,她描述了自己2歲孩子的行走方式:孩子走路時一晃一晃的,像小鴨子一樣,有時候站立也不穩,很容易摔倒。專家建議張女士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排除腦癱的可能性。因為鴨行步態是腦癱的一種表現。腦癱是由于出生前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腦癱患兒的主要障礙是軀干力量不足或軀干肌肉力量不協調,這使得他們無法保持軀干的垂直穩定,或者下肢無法承擔重量,從而導致平衡功能障礙。一些常見的異常站立姿勢包括尖足、交叉、膝反張等。根據專家的說法,如果孩子有以下步態之一,很可能是腦癱的表現:鴨行步態、剪刀步態、公雞步態、跳躍步態。鴨行步態表現為行走時挺腰凸肚,臀部左右搖擺,這種步態可能與進行性營養不良、佝僂病、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有關。剪刀步態表現為雙腿僵硬,兩腳向內交叉,膝部靠近,這種步態常見于雙側大腦或脊髓病變,如腦性癱瘓或家族性痙攣性截癱。公雞步態表現為站立時兩大腿靠近,小腿略分開,雙足似足尖站立,行走時象跳芭蕾舞樣呈足尖步行,這種步態常見于脊髓病變,如炎癥、截癱等。跳躍步態表現為下蹲時兩膝不能并攏,兩腿必須分開,兩側髖關節呈外展、外旋姿勢,猶如青蛙屈曲時的后肢。腦癱對兒童的危害很大,常伴有癲癇、智力低下、感覺障礙、行為障礙等,這些伴隨疾病有時也可能成為腦癱兒童的主要殘疾。因此,治療腦癱兒童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