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騷的莫里斯的軍事改革
拿騷的莫里斯的軍事改革
莫里斯對步兵隊形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他對戰爭藝術的主要貢獻在于從最佳角度使用兵力,他采用的戰斗單位比西班牙的方陣小得多。每一連從舊建制的150人減少到115人,后來甚至減少到80人,滑膛槍步兵和長矛兵各占一半。他還把火槍兵的縱深行列減少到10列,戰線加寬到最大寬度為250米。莫里斯發明的這種戰斗隊形,稱為“莫里斯橫隊”,是在16世紀戰爭經驗的基礎上,基于古代羅馬人軍團體制發明的。他減少了步兵編隊的縱深,通過嚴格訓練,這種戰斗隊形更加靈活,更具有戰斗力。
導讀莫里斯對步兵隊形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他對戰爭藝術的主要貢獻在于從最佳角度使用兵力,他采用的戰斗單位比西班牙的方陣小得多。每一連從舊建制的150人減少到115人,后來甚至減少到80人,滑膛槍步兵和長矛兵各占一半。他還把火槍兵的縱深行列減少到10列,戰線加寬到最大寬度為250米。莫里斯發明的這種戰斗隊形,稱為“莫里斯橫隊”,是在16世紀戰爭經驗的基礎上,基于古代羅馬人軍團體制發明的。他減少了步兵編隊的縱深,通過嚴格訓練,這種戰斗隊形更加靈活,更具有戰斗力。
莫里斯在21歲時被選為聯省共和國的軍事長官。他不僅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將領,還是一個軍事理論家,對古典軍事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并在實踐中展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能。莫里斯的軍事改革首先體現在他組建了一支常備軍,這支軍隊的成員雖然依舊是日耳曼雇傭軍及來自蘇格蘭、英國、法國等國的志愿軍,但他堅持實行長期服役制度,克服了士兵短期內解散或輪換的缺陷。他嚴格軍紀,定期發放軍餉,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士兵因軍餉延誤而逃跑或發生兵變,從而使得軍心更加穩定。莫里斯對步兵隊形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他對戰爭藝術的主要貢獻在于從最佳角度使用兵力,他采用的戰斗單位比西班牙的方陣小得多。每一連從舊建制的150人減少到115人,后來甚至減少到80人,滑膛槍步兵和長矛兵各占一半。他還把火槍兵的縱深行列減少到10列,戰線加寬到最大寬度為250米。莫里斯發明的這種戰斗隊形,稱為“莫里斯橫隊”,是在16世紀戰爭經驗的基礎上,基于古代羅馬人軍團體制發明的。他減少了步兵編隊的縱深,通過嚴格訓練,這種戰斗隊形更加靈活,更具有戰斗力。莫里斯軍隊中的火槍兵所持的火槍多半是滑膛槍。他的戰斗隊形與西班牙人的戰斗隊形截然不同。在莫里斯的橫隊中,火槍兵位于長矛兵兩翼,他們的真正位置與長矛兵的第四列或第五列平行。火槍兵在這個位置上,兩側有長矛兵保護,即使在近戰中,仍能進行有效射擊,殺傷敵人。位于橫隊兩側的是3個排的火槍兵,每排40人,排成4路縱隊,每縱隊10人。火槍兵射擊之后,退下裝子彈,直到最后一排火槍兵射擊完畢。莫里斯重視軍隊在戰場上的機動性,盡量避免硬拼。他始終認為,他的軍隊最需要的是機動和攻城術。在攻城戰中,他創造了許多新的戰法,縮短了克城所需的時間。他之所以重視攻城術,是因為當時西班牙人占領了尼德蘭許多城市,要奪取這些城市,軍隊必須掌握攻城術。莫里斯鼓勵人們研制一些特殊的兵器,包括毒氣和炸彈。他贊助軍用地圖繪制者的工作,并采用雙筒望遠鏡偵察敵情。這些作法都領先于同時代其他軍事家。莫里斯的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他認為,軍隊在戰場上的勝利離不開士氣,離不開平時的嚴格訓練以及士兵高度的組織紀律性。他對軍事訓練一直非常重視,即使在戰爭的間隙,他的士兵也要不停頓地訓練,直到精疲力盡。所以,他的軍隊在各種復雜地形條件下都可以迅速編隊和進行隊形變換。摩里斯的軍訓方法和操練方法,是軍事史上傳之最為久遠的貢獻。他的訓練方法改變了軍官教導隊的職責,使部隊訓練方法正確,也給軍隊在平時和戰時進行訓練規定了任務。軍隊的許多基礎訓練項目,如齊步行進等,都是從摩里斯開始的。莫里斯的軍事改革大大增強了軍隊的戰斗力。他手下的部隊人數并不多,通常不到1萬人,但所到之處,幾乎攻無不克。每當遇到西班牙主力軍隊時,他便命令手下的野戰工兵修筑起堅固的工事,堅守陣地,使西班牙軍隊無可奈何。盡管一些正統的軍人嘲笑莫里斯,說他“圓鍬造盛名”,但莫里斯的軍事改革無疑是成功的、實用的,并在人類軍事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拿騷的莫里斯的軍事改革
莫里斯對步兵隊形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他對戰爭藝術的主要貢獻在于從最佳角度使用兵力,他采用的戰斗單位比西班牙的方陣小得多。每一連從舊建制的150人減少到115人,后來甚至減少到80人,滑膛槍步兵和長矛兵各占一半。他還把火槍兵的縱深行列減少到10列,戰線加寬到最大寬度為250米。莫里斯發明的這種戰斗隊形,稱為“莫里斯橫隊”,是在16世紀戰爭經驗的基礎上,基于古代羅馬人軍團體制發明的。他減少了步兵編隊的縱深,通過嚴格訓練,這種戰斗隊形更加靈活,更具有戰斗力。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