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瞻《【雙調】殿前歡》題解|注釋|鑒賞
李伯瞻《【雙調】殿前歡》題解|注釋|鑒賞
【雙調】殿前歡之《省悟》。駕扁舟,云帆百幅差尺洞庭秋。黃柑萬顆霜初透,綠蟻香浮。閑來飲數甌,醉夢醒時候,月色明如晝。白渡口,紅蓼灘頭。【題解】;李伯瞻的《省悟》共有七首,此為其首篇。作此曲時,作者已年過四十,正值“四十而不惑”之齡,他對人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在《好閑居》一曲中,他曾言“早賦歸歟”,意指人應早日看破功名,選擇離開官場。本曲正是對他退出官場后,享受山水田園之樂的生動描繪。在濃濃的秋色中,月色如晝,一葉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上蕩漾,幾杯美酒,醉夢之后,一切顯得如此愜意。全曲自然清新,語言精煉,從中可見作者高雅的情懷。【注釋】;①綠蟻——指酒上浮起的綠色泡沫,故以此形容酒。②甌(ōu)——古代盛酒的瓦器。
導讀【雙調】殿前歡之《省悟》。駕扁舟,云帆百幅差尺洞庭秋。黃柑萬顆霜初透,綠蟻香浮。閑來飲數甌,醉夢醒時候,月色明如晝。白渡口,紅蓼灘頭。【題解】;李伯瞻的《省悟》共有七首,此為其首篇。作此曲時,作者已年過四十,正值“四十而不惑”之齡,他對人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在《好閑居》一曲中,他曾言“早賦歸歟”,意指人應早日看破功名,選擇離開官場。本曲正是對他退出官場后,享受山水田園之樂的生動描繪。在濃濃的秋色中,月色如晝,一葉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上蕩漾,幾杯美酒,醉夢之后,一切顯得如此愜意。全曲自然清新,語言精煉,從中可見作者高雅的情懷。【注釋】;①綠蟻——指酒上浮起的綠色泡沫,故以此形容酒。②甌(ōu)——古代盛酒的瓦器。
李伯瞻,元代散曲家兼書法家,名屺,號熙怡,淄州(今山東省淄博市)人。生卒年不詳,其家族原姓于彌,唐末賜姓李,為元初功臣李恒之孫。官至翰林直學中議大夫。李伯瞻博學多才,精通《國語》,擅長晉人法書,既能作詞也能作曲。今存散曲小令《【雙調】殿前歡》之《省悟》等七首及殘曲一首,這些作品表現了他向往田園生活,追求隱居的情趣。《太和正音譜》評價其作品:“已下一百五十人,俱是杰作,尤有勝于前列者,其詞非筆舌可能擬,真詞林之英杰也”,可見其文學地位之高。【雙調】殿前歡之《省悟》駕扁舟,云帆百幅差尺洞庭秋。黃柑萬顆霜初透,綠蟻香浮。閑來飲數甌,醉夢醒時候,月色明如晝。白渡口,紅蓼灘頭。【題解】李伯瞻的《省悟》共有七首,此為其首篇。作此曲時,作者已年過四十,正值“四十而不惑”之齡,他對人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在《好閑居》一曲中,他曾言“早賦歸歟”,意指人應早日看破功名,選擇離開官場。本曲正是對他退出官場后,享受山水田園之樂的生動描繪。在濃濃的秋色中,月色如晝,一葉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上蕩漾,幾杯美酒,醉夢之后,一切顯得如此愜意。全曲自然清新,語言精煉,從中可見作者高雅的情懷。【注釋】①綠蟻——指酒上浮起的綠色泡沫,故以此形容酒。②甌(ōu)——古代盛酒的瓦器。
李伯瞻《【雙調】殿前歡》題解|注釋|鑒賞
【雙調】殿前歡之《省悟》。駕扁舟,云帆百幅差尺洞庭秋。黃柑萬顆霜初透,綠蟻香浮。閑來飲數甌,醉夢醒時候,月色明如晝。白渡口,紅蓼灘頭。【題解】;李伯瞻的《省悟》共有七首,此為其首篇。作此曲時,作者已年過四十,正值“四十而不惑”之齡,他對人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在《好閑居》一曲中,他曾言“早賦歸歟”,意指人應早日看破功名,選擇離開官場。本曲正是對他退出官場后,享受山水田園之樂的生動描繪。在濃濃的秋色中,月色如晝,一葉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上蕩漾,幾杯美酒,醉夢之后,一切顯得如此愜意。全曲自然清新,語言精煉,從中可見作者高雅的情懷。【注釋】;①綠蟻——指酒上浮起的綠色泡沫,故以此形容酒。②甌(ōu)——古代盛酒的瓦器。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