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原文帶拼音,謝了
《荀子》原文帶拼音,謝了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5.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8.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9.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10.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1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1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14.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15.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16.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1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1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導讀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5.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8.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9.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10.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1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1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14.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15.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16.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1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1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20630552.jpg)
1.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3.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4.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5.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6.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7.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8.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9.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10.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11.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13.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14.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15.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16.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17.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18.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19.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20.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1. 《荀子》賞析:這篇文章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目的相同而方式卻并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文章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態度、內容、方法和目的等方面,有條理、有層次地加以闡述。
《荀子》原文帶拼音,謝了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5.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8.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9.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10.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1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1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14.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15.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16.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1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1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