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由哪幾個鎮(zhèn)組成
鄖縣由哪幾個鎮(zhèn)組成
鄖縣地處鄂西北山地。北部屬秦嶺余脈,南部屬武當(dāng)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漢江谷地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區(qū)。鄖縣歷史悠久,古稱麇子國,商代屬庸國,春秋時屬絞國,戰(zhàn)國時屬楚地。秦屬漢中郡長利縣。西漢置錫縣。東漢屬益州漢中郡錫縣,三國時屬魏興郡之錫縣。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置鄖鄉(xiāng)縣,屬荊州魏興郡,以治所附近鄖關(guān)得名,又傳因位鄖山之南得名。1914年屬襄陽道。其后屬第十一、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全縣劃九個區(qū)。1948年(?,1947年?)12月31日鄖縣解放,城關(guān)建制為鄖陽市,時屬陜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1949年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鄖陽專署。1950年屬湖北省鄖陽專區(qū),1952年屬襄陽專區(qū),1965年后屬鄖陽專、地區(qū),1994年屬十堰市。
導(dǎo)讀鄖縣地處鄂西北山地。北部屬秦嶺余脈,南部屬武當(dāng)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漢江谷地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區(qū)。鄖縣歷史悠久,古稱麇子國,商代屬庸國,春秋時屬絞國,戰(zhàn)國時屬楚地。秦屬漢中郡長利縣。西漢置錫縣。東漢屬益州漢中郡錫縣,三國時屬魏興郡之錫縣。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置鄖鄉(xiāng)縣,屬荊州魏興郡,以治所附近鄖關(guān)得名,又傳因位鄖山之南得名。1914年屬襄陽道。其后屬第十一、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全縣劃九個區(qū)。1948年(?,1947年?)12月31日鄖縣解放,城關(guān)建制為鄖陽市,時屬陜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1949年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鄖陽專署。1950年屬湖北省鄖陽專區(qū),1952年屬襄陽專區(qū),1965年后屬鄖陽專、地區(qū),1994年屬十堰市。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20987152.jpg)
鄖縣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上游。東北鄰河南省淅川縣,北鄰陜西省商南縣,西南鄰陜西省白河縣。面積3863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cè)丝?88639人。縣人民政府駐城關(guān)鎮(zhèn)。鄖縣地處鄂西北山地。北部屬秦嶺余脈,南部屬武當(dāng)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漢江谷地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區(qū)。鄖縣歷史悠久,古稱麇子國,商代屬庸國,春秋時屬絞國,戰(zhàn)國時屬楚地。秦屬漢中郡長利縣。西漢置錫縣。東漢屬益州漢中郡錫縣,三國時屬魏興郡之錫縣。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置鄖鄉(xiāng)縣,屬荊州魏興郡,以治所附近鄖關(guān)得名,又傳因位鄖山之南得名。1914年屬襄陽道。其后屬第十一、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全縣劃九個區(qū)。1948年(?,1947年?)12月31日鄖縣解放,城關(guān)建制為鄖陽市,時屬陜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1949年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鄖陽專署。1950年屬湖北省鄖陽專區(qū),1952年屬襄陽專區(qū),1965年后屬鄖陽專、地區(qū),1994年屬十堰市。2000年,鄖縣轄15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總?cè)丝?84315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城關(guān)鎮(zhèn) 75147 安陽鎮(zhèn) 34096 楊溪鎮(zhèn) 22090 青曲鎮(zhèn) 24576 白桑鎮(zhèn) 12833 南化鎮(zhèn) 32575 白浪鎮(zhèn) 11510 劉洞鎮(zhèn) 17897 譚山鎮(zhèn) 29488 梅鋪鎮(zhèn) 27607 青山鎮(zhèn) 18359 茶店鎮(zhèn) 24764 柳陂鎮(zhèn) 36063 鮑峽鎮(zhèn) 21723 胡家營鎮(zhèn) 23595 桂花鄉(xiāng) 12246 大堰鄉(xiāng) 16469 大柳鄉(xiāng) 14195 高廟鄉(xiāng) 19021 黃柿鄉(xiāng) 20580 遼瓦鄉(xiāng) 16329 安城鄉(xiāng) 19796 五峰鄉(xiāng) 14413 東河鄉(xiāng) 9247 葉大鄉(xiāng) 8093 葉灘鄉(xiāng) 9414 原種場虛擬鄉(xiāng) 11081 紅巖背林場虛擬鄉(xiāng) 11082004年底,鄖縣轄15個鎮(zhèn)、3個鄉(xiāng),10個居委會、328個村委會:城關(guān)、安陽、楊溪鋪、青曲、白桑關(guān)、梅鋪、潭山、南化塘、劉洞、茶店、青山、鮑峽、胡家營、白浪、柳陂15個鎮(zhèn),大柳、五峰、葉大3個鄉(xiāng)。
鄖縣由哪幾個鎮(zhèn)組成
鄖縣地處鄂西北山地。北部屬秦嶺余脈,南部屬武當(dāng)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漢江谷地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區(qū)。鄖縣歷史悠久,古稱麇子國,商代屬庸國,春秋時屬絞國,戰(zhàn)國時屬楚地。秦屬漢中郡長利縣。西漢置錫縣。東漢屬益州漢中郡錫縣,三國時屬魏興郡之錫縣。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置鄖鄉(xiāng)縣,屬荊州魏興郡,以治所附近鄖關(guān)得名,又傳因位鄖山之南得名。1914年屬襄陽道。其后屬第十一、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全縣劃九個區(qū)。1948年(?,1947年?)12月31日鄖縣解放,城關(guān)建制為鄖陽市,時屬陜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1949年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鄖陽專署。1950年屬湖北省鄖陽專區(qū),1952年屬襄陽專區(qū),1965年后屬鄖陽專、地區(qū),1994年屬十堰市。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