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三林鎮以其特有的崩瓜而著稱。這種瓜以其薄脆的瓜皮和熟透后容易自然崩裂的特點而聞名,曾與七寶黃金瓜、亭林雪瓜和青皮綠肉甜凳李梁瓜一同被譽為上海四大名瓜,深受老一輩人的喜愛。然而,如今在市場上卻很難找到它的蹤跡。為了拯救這一傳統名產,浦東新區已將“三林崩瓜”列入搶救性傳統品牌項目,對退化的種子進行重新提升改良。趙源鎮擾衡長助理指出,種植崩瓜需要高技術,包括授粉期和采摘時機的精準把控。三林鎮計劃在鎮外設立農業基地,小批量生產,預計整個恢復過程需要5至10年。除了崩瓜,浦東新區還將發展其他傳統農產品,如張江紅菱、一點紅茭白和浦東三黃雞,以打造優質農產品戰略。在過去的“十一五”期間,浦東財政投入大量資金扶持農田發展,推動都市型現代農業體系的建設。然而,崩瓜的生存狀況卻面臨著挑戰。承包戶周躍民的3畝崩瓜田曾享受5000元補貼,但2007年這一補貼被取消,給種植戶帶來了壓力。雖然鎮政府曾給予支持和補貼,但市場環境和成本問題使得崩瓜的未來顯得尷尬。孫橋現代農業園區的負責人建議,政府可以給予這些傳統土產品如崩瓜和紅菱一定的扶持,甚至在現代農業區進行試點種植,以保護本地特色產品。擴展資料:上海崩瓜產于中國上海。其皮薄而脆,成熟后稍受碰擊即會崩裂,故得名。外形長圓,中部略粗,似橄欖形的馬鈴,又稱馬鈴瓜。瓜皮呈淡綠色,有淺色花網紋,皮薄而脆,瓤色淡黃,籽血紅,肉厚汁多,甜度高,清香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