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 SketchUp 渲染器更好?”
當有人問這些世紀問題的時候,你會怎么回答呢?
六大渲染器出圖測評為了解答這個疑問,為眾多萌新選手提供明確的方向,我們甄選了六款渲染器代表(以首字母排序)——
Artlantis、Enscape、Keyshot、Lumion、Thea、Vray
(當然全都是 for SketchUp)
以室內、室外兩個場景分別來進行渲染測評
SketchUp原模型場景(感謝WZF提供)室內小臺燈
室外工業園
一、Artlantis 渲染作者:snake_chz
“SketchUp吧”渲染區版主,江湖人稱“大蛇”、“內褲”、“紫青蛙”,精通 Artlantis、Lumion等渲染器,撰寫了大量的渲染圖文教程。
軟件:Artlantis Studio 6.5.2.14
電腦配置:i7 8700k 32GB ddr4 3000 GTX1060 6G 三星850evo 250G
室內小臺燈
圖幅:3000X2400 / 渲染用時:18分56秒
渲染圖
成圖(PS調色)
渲染布置圖
室外工業園
圖幅:3000X1350 / 渲染用時:41分44秒
渲染圖
成圖(PS調色)
渲染布置圖1
渲染布置圖2
參數布置圖1
Artlantis 作為一款老一輩的即時預覽渲染器可以說功能以及比較完善了,在加上獨立程序,讓其穩定性和承載力又有一定的優勢。操作方面足夠簡單易懂,其物件系統比較優秀,非常方便組合布置場景。
Artlantis 目前最新版加入了聯機渲染功能,雖然在單機渲染上面沒有明顯優勢,但是完全自由的局域網聯機渲染功能到是很實用。Artlantis 同時還擁有2D視圖,對整個場景的綜合控制比較到位。
但是 Artlantis 對電腦CPU和內存要求相對比較高,就目前來說沒有速度優勢,跟 SketchUp 的銜接并沒有 Vray 那么連貫,Artlantis 上手容易,但是想做好比較困難,并且缺少SSS材質,散焦,置換等高級功能,軟件出圖還需要PS后期處理,目前也沒有加入流行的GPU加速和其他實時功能,跟其他同類渲染器比較起來并沒有明顯優勢。
綜合來說 Artlantis 對于設計師來說還是一款不錯的渲染器,在 SketchUp 用戶中適合渲染制作建筑和室內的場景,尤其適合學生使用。
二 Enscape 渲染作者:一葉刀蟲
“SketchUp吧”渲染區版主,常用網名 Aaronyee,江湖人稱“AA”、“A大”,SketchUp 建模殿堂級大神,精通 Enscape 渲染。
軟件:Enscape 2.2 系列
電腦配置:Windows 7 (64位) Intel(R)Core(TM) i7-6700K CPU @ 4.00GHz / 內存容量:32.0GB / 顯卡:NVIDIAGeForce GTX 980 4GB Memory
硬盤:1、KINGSTON SCSI Disk Device (240GB);2、ST2000DM001-1ER164 SCSI Disk Device
主板:Z170-A(Rev 1.xx) / 顯示器:DELLP2416D 分辨率:2560x1440
室內小臺燈
分辨率:每張圖分辨率4K / 渲染用時:10余秒
渲染成圖
實時渲染截圖
室外工業園
分辨率:每張圖分辨率4K / 渲染用時:10余秒
渲染成圖1
渲染成圖2
渲染動圖1
渲染動圖2
實時渲染截圖
Enscape 完全內置于 SketchUp 作為插件搭配,安裝文件體量不大,非常方便。
無需將 SketchUp 模型導出到外部軟件,直接在 SketchUp 中操作,Enscape 實時反饋渲染結果,做到完全同步表達,非常適合于方案階段對模型真實度和材質以及環境的表達,可更好地控制方案的表達深度。
Enscape2.2版本制作動畫非常直觀方便,通過設置關鍵幀的方式來設定動畫路徑,并且可以在關鍵幀調整日照時間、鏡頭景深和廣角參數做成動畫效果展示可以將文件快速打包成exe格式,直接發給甲方無需安裝其他軟件就可直接開啟展示全方位模型效果;
支持直接導出全景圖,制作720度視角全模型展示效果支持VR操作,直接切換白模、線框的顯示模式,也可以在VR顯示中直接調整日照時間以及打開收藏視點;
增加了對 Windows Mixed Reality 設備的支持與 SketchUp 的材質編輯面板無縫對接,通過特定材質屬性名稱關鍵詞(英文)的模式讓方案階段推敲設計模型的材質表現更方便,也可以配合Enscape自帶的材質編輯面板對材質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整,可以編輯材質的PBR參數如高光貼圖、凹凸貼圖、表面粗糙度等等。
此次第二個模型偏向于工業產品表現,Enscape 環境模式下加入的白色背景模式可以去掉整個背景,但場景的整體照明和反射不受影響,非常適合工業產品類模型渲染,這次第二個模型渲染就用了相關模式配合IES燈光渲染可以調入市面上各類型IES光域網文件,方便燈光類型表達。
支持 SketchUp 中模型面直接賦予面材質自發光,顏色和亮度可在 Enscape 材質調整面板中控制,這類型光傳遞在這兩個模型表達中起了重要作用。
Enscape 在環境選項中可直接調用外部HDRI文件(動圖所示),可視化控制環境角度和主光源亮度,直觀方便,室內外均適合。
三 Keyshot 渲染作者:rockingbird
“SketchUp吧”渲染區版主,人稱“劉二哥”,愛好并精通 Keyshot、Enscape等渲染器。
軟件:Keyshot7.1 sketchup2017
電腦配置:顯卡-980ti 內存-16g 處理器-I7
室內小臺燈
渲染時間:1小時
渲染圖
成圖(PS調光)
室外工業園
渲染時間:1小時30分鐘
渲染圖
渲染技巧和過程:對于軟件操作部分,建議大家首先搞懂的就是視圖導航,然后快捷鍵,我覺得這是軟件操作層面,任何渲染器都很重要的額。然后邏輯,所有渲染器都一樣,模型優化-構圖-光影-材質。
評價:論產品表現、家具表現,Keyshot 速度快、質量好;論室內,除了Vray,我覺得要真實感,我會選擇 Keyshot;要效率我會選擇 Enscape;建筑/景觀/規劃,建議首選 Lumion,其次 Enscape 吧,Keyshot 還是算了,太費力費時了。
四 Lumion 渲染作者:Flyman
“SketchUp吧”渲染區版主,十分精通 Lumion 渲染,撰寫了大量的“疑難雜癥”渲染教程,其渲染視頻在 YouTube 大受歡迎。
軟件版本:Lumion8.0
計算機配置:CPU i7 6700K 內存DDR4 24G 顯卡 英偉達 GTX1080
室內小臺燈
渲染分辨率:3840*2160像素 / 渲染用時:25秒
渲染圖
成圖(PS調色)
Lumion 這款軟件主要針對建筑景觀行業而開發的,針對領域性比較強,通過小場景具體的產品測試當中,我發現存在比較大的問題——
一是 Lumion 的燈光系統還是非常部完善,只有聚光燈能投射出物體的影子,面光、體積光均不能產生陰影。所以,不能模仿出原圖細膩的陰影效果。
二是由于即時渲染的模擬運算方式,材質的質感不是基于真實的物理屬性去計算,所以在材質上表現不能達到非常逼真的品質。
三是 Lumion 由于考慮到計算速度,沒有提供一套良好的GI的方案,而是用 Omnishadow 來模擬替代,在計算尺寸上完全忽略了以厘米毫米為單位的小物體的交界處的縫隙陰影。
所以綜合之前的敘述,我們看到 Lumion 對產品包裝級的渲染表現還是比較欠缺的。比如物體和地面的交界處缺少自然過度的陰影,透明螺絲刀不能產生顏色的投影,有些物體甚至失陰影投射。
室外工業園
渲染分辨率:3840*2160像素 / 渲染用時:20秒
渲染圖
后期處理成圖(PS調色)
這次測試的建筑外立面渲染表現,Lumion 在這個領域中就徹底展現了它牛逼的一面,比室內更大的場景空間,渲染速度更快,相比于參考圖中的場景,利用軟件自帶的植物庫,我急速的添加了綠化景觀和人物。燈光系統也足以應付建筑外立面的項目的氣氛表現。
Lumion 在8.0的版本中升級了一個天空光照系統,所以我們看到,整個環境被賦予了一層柔和的陰影效果,在建筑外立面的單位尺寸級別中,Omnishow 能發揮出它的功用,可以看到縫隙中的陰影產生了柔和的過度。
最重要的是相對于其他CPU運算處理的軟件,Lumion 在質量和速度的平衡上,大幅度的超過了它的對手。
兩個場景我通過PS調整了亮度和色彩,讓建筑體塊對比更加明顯,色彩更加艷麗飽和,讓建筑之間的關系更明朗。
五 Thea 渲染作者:yudnt
“SketchUp吧”渲染區版主,常用網名“樸境”,多年使用 SketchUp+Thea 作為設計工具,現創辦 Thea 渲染教學群,推廣 Thea 渲染器在國內的普及使用。
使用軟件:Thea 1.5.09.546.1462
機器配置:臺式機 intel(R)Core(TM) i5-2310 CPU@2.90GHz,NVIDIAGeForce GTX 970顯卡,12GB內存
室內小臺燈
圖幅:1600*1200像素,BSD引擎 / 渲染時間:7分鐘
渲染圖
成圖(PS調光)
渲染過程圖
室外工業園
圖幅:2560*1280像素,BSD引擎 / 渲染時間:1小時01分
渲染圖
電腦成圖1(PS調光)
渲染圖
成圖2(PS調光)
渲染參數截圖
我一般用臺式機編輯調節場景,測試渲染,最終圖像使用臺式機和筆記本聯機渲染。
Thea作為物理渲染器的一匹黑馬,有獨立于三維建模軟件之外的渲染“工作室”(接受眾多建模軟件的后期渲染),也可內嵌于三維軟件之中進行工作,其中對于 SketchUp 的支持是比較早的,看得出也是 Thea 的一個重心。
Thea 從一出世便不同凡響,與 SketchUp 融合極好,非常穩定,操作流暢,功能完備。迄今為止,Thea 支持互動式渲染調節、GPU+CPU混合動力、剖面自動識別、極人性化的批量渲染、通道自動分配顏色、真實相機、配合 Motiva Colimo 軟件實現獨特電腦的“重光照”、“重著色”技術(渲染之后的圖片還可調節燈光材質)……
Thea 的渲染質量極其好,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照片級效果。在渲染速度上,有GPU+CPU混合動力(因GPU比CPU更有提速空間,所以如果顯卡夠好,渲染速度會非??欤瑸檫m應不同類型場景,有多種渲染引擎可供選擇,除了物理渲染引擎,還有類似 Vray 的模擬渲染引擎(可解決室內噪點問題)。
對于渲染器的渲染速度,不能單純從一個角度來對比,還需考量整個渲染器的操作便捷性、穩定性、實用性。這是很多初接觸 Thea 者易犯的一個誤區或疑慮。
當然這也有Thea 在國內缺乏教程的原因。迄今為止,我對 Thea 還是比較偏愛的,工作中幾乎所有的渲染都用它來完成(除了 SketchUp 裸奔)。當然,Thea 還有較多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
六 Vray 渲染作者:WZF
“SketchUp吧”資深超級版主之 一。在 SketchUp 業界對 Vray 應用領域極為精通,國內頂尖級的渲染高手之一,對 Vray 在國內的普及功不可沒。WZF也是一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在“SketchUp吧”創辦 GINA 工室,推出了大量優秀的設計和渲染作品。
軟件版本:Vray 3.6
電腦配置:i7-7700K 16 GB 三星 MZNTY128HDHP-00000 顯卡Nvidia GeForce GTX 1070 ( 8 GB / 華碩 )
(成圖為WZF直接提供,渲染過程、渲染時間、電腦配置由白蘭提供)
室內小臺燈
渲染過程圖(白蘭提供,中等,37分鐘)
渲染過程圖(白蘭提供,中等,37分鐘)
室外工業園
渲染成圖(WZF提供,高等,兩小時)
渲染白模(WZF提供)
渲染過程圖(白蘭提供,中等,52分鐘)
Vray 是由 Chaosgroup 公司出品,是給專業可視化工作人員提供的一套渲染解決方案,Vray 能夠渲染出極具真實感的圖像,可以給用戶帶來強大的,靈活的渲染解決方案。
隨著3.0時代的到來,Vray 重新新強勢回歸SU平臺,帶來了全新的界面,引擎,燈光控制還有很多特殊強大的動能如毛發,網格燈等等,版本也與Max Vray 同步。
下面來說說優缺點,優點:面板設計非常人性化,渲染效果好,材質支持全面,燈光效果真實,在大場景處理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可以和Max,Maya,Rhino 等其他 Vray 平臺通用代理模型。
缺點:參數較多,上手略難,學習成本較高,單機渲染速度中等偏慢(聯機會快很多),還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還未解決。
總之如果你是一個對渲染有很高追求的朋友那么就選擇學習 Vray 吧,3.0以后版本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不想學太多,也現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學習 Enscape,Lumion 8,Artlantis 等等,如果你追求物理效果可以 Thea。以上渲染器評價僅適用于 SketchUp 平臺。
以上渲染圖真實有效,出圖效果各位大神都保持了同一個場景角度,且加入了各自的喜好和特點,可見各類渲染器都能渲出好圖!
電腦配置、圖幅、色量、材質等會影響渲染時間,并非一定會很長時間或很短時間;
非即時渲染器目前也有其他超快渲圖的途徑,如目前的“炫云”服務平臺等。
聊聊渲染——樸境談各類渲染器適合自己工作的、自己順手的,就是最好的。這里簡單說說目前比較熱門或比較成熟的 SketchUp 相關渲染器的選擇問題,給初學者一個參考。
首先我們把渲染器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所謂的“實時游戲渲染引擎”
比如 Lumion、LumenRT、Twinmotion、LightUp,最近又跑出一匹黑馬 Enscape。下面,我對它們做一個簡要總結(或感受):
Lumion——獨立式渲染(SketchUp 模型需要導出),功能強,操作傻瓜,知名度或普及度高。
LumenRT——沉浸式渲染(SketchUp 內直接點渲染按鈕即可進入渲染),功能也強,操作也簡單,普及度稍遜。
Twinmotion——獨立式渲染,功能強勁,操作界面稍復雜,國內普及度稍低。它的核心UE(虛擬幻境),我個人覺得是世界上最好的游戲渲染引擎。
LightUp——內置式渲染(完全在 SketchUp 內操作),雖然它的初衷非常好,繼承 SketchUp 的簡潔小巧,完全內置并且界面簡約,很方便。但我覺得功能并不像官方宣傳的那樣“雄起”,感覺很容易出錯,大場景較吃力,很可惜!
Enscape——實時渲染的最新黑馬,沉浸式渲染,與 SketchUp 結合非常好,SketchUp 內的改動能實時反饋出渲染結果,設計展示所需的功能想得很周到,還在不斷完善升級中,操作不復雜,個人覺得很有潛力。
另一類是“靜態”逼真渲染器
比如Vray、Thea、Maxwell、Artlantis、Twilight、Podium……SketchUp 相關的渲染器還有許多,這里僅介紹幾個比較實用的:
(注:這里所說的“靜態”并非不能渲染動畫,僅僅指這一類渲染器的重心更偏向于渲染比較逼真的靜幀圖像而已,其實它們都可以渲染動畫,這是相對于之前的實時游戲引擎而言的。)
Vray——模擬渲染器(傳統的光子圖+光線跟蹤渲染模式,即通俗所謂“跑光+渲圖”模式),世界范圍內比較普及的老牌渲染器,速度與質量很好平衡,也是我接觸較早的一個渲染器。
Vray 移植到 SketchUp 里面之后,經歷過1.0-2.0的“痛苦蟄伏期”,就在2017年,Vray 來了一場華麗的蛻變,全新的界面,蛻去了之前繁復要命的流程,變得非常易于操控,速度、功能各方面也頻頻升級,現在已經非常便捷和完善了。
最近 Vray 又與物理渲染器電暈(Corona)完成并購,其進步意義巨大,按照這種趨勢,Vray 的前景應該是一片光明。
Thea——物理渲染器(采用光譜的計算原理,打破了長久以來光能傳遞等渲染技術。基于真實光線物理特性的全新渲染引擎,按照完全精確的算法和公式來重現光線)的一匹黑馬,有獨立于三維建模軟件之外的渲染“工作室”(接受眾多建模軟件的后期渲染),也可內嵌于三維軟件之中進行工作,其中對于SketchUp 的支持是比較早的,看得出也是 Thea 的一個重心。
Thea 從一出世便不同凡響,與 SketchUp 融合極好,非常穩定,操作流暢,功能完備。迄今為止,Thea 支持互動式渲染調節、GPU+CPU 混合動力、剖面自動識別、極人性化的批量渲染、通道自動分配顏色、真實相機、配合 Motiva Colimo 軟件實現獨特的“重光照”、“重著色”技術(渲染之后的圖片還可調節燈光材質)……Thea 的渲染質量極其好,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照片級效果。
在渲染速度上,有 GPU+CPU 混合動力(因GPU比CPU更有提速空間,所以如果顯卡夠好,渲染速度會非??欤?,為適應不同類型場景,有多種渲染引擎可供選擇,除了物理渲染引擎,還有類似 Vray 的模擬渲染引擎(可解決室內噪點問題)。
對于渲染器的渲染速度,不能單純從一個角度來對比,還需考量整個渲染器的操作便捷性、穩定性、實用性。這是很多初接觸 Thea 者易犯的一個誤區或疑慮。當然這也有Thea 在國內缺乏教程的原因。迄今為止,我對 Thea 還是比較偏愛的,工作中幾乎所有的渲染都用它來完成(除了 SketchUp 裸奔)。當然,Thea 還有較多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
Maxwell——老牌物理渲染器,質量超好,速度也超慢。有內置與 SketchUp的插件版本。
Artlantis——獨立于三維軟件之外的渲染器,之前是模擬渲染器,如今已加入物理渲染引擎。操作流程也比較人性化、效果也不錯。
該渲染器最大特點是外置的,需要導出模型。對于我來說,這是致命的,我喜歡簡單,希望工作盡可能在 SketchUp 內完成,所以對它只是出于好奇,接觸不深。
Artlantis 有一個渲染核心相同的“親戚”—— Render[in],是內置于 SketchUp 內的,界面比較簡潔,然而我覺得效果一般,功能還欠缺許多,不太實用。
Twilight——小巧的 SketchUp 內置渲染器,流程合理,操作便捷,然而致命缺陷是不實用,小場景和大場景(或多燈光場景)在渲染時間上有天壤之別,完全無法把控時間。
Podium——SketchUp 內的渲染器,除了已經夭折的 Visualizer,可能沒有比這個更簡潔的了。材質、燈光、渲染設置,一切簡單到像樹懶一樣的程度,多動一根小拇指、多眨一下眼都不愿意。
這不是和 SketchUp 一貫的簡約作風非常吻合嗎?遺憾的是我覺得在簡約的外表下,它的渲染過程恰恰有點煩人,對中文路徑的模型支持不好不說,連渲染窗口都要經歷幾次“中轉”,稍不注意就出錯。所以我和“她”見見面就走開了。
總結:
實時渲染引擎比較適合用于建筑、景觀的室外大場景(比如一個小區,整個城市)展示,渲染幾乎不用時間上的等待,自然環境配套設置方便、光影調節及顯示迅速、全模型漫游、動畫輸出等功能出色,這些都是室外大場景展示所必要的。
它們也可用于室內展示,但目前技術尚不可能達到第二類渲染器所能表現的逼真光影和材料質感(目前硬件和軟件算法的限制)。
總之,你追求快,就選擇實時渲染引擎。在這一類渲染器里,如果你不介意導入導出模型的麻煩,可以選擇 Lumion 或Twinmotion,如果你圖省事,可以選擇LumenRT 或Enscape。其中 Enscape 這匹黑馬非常值得推薦,不過價格也不菲。LightUp 也可以玩玩,期待它真正“燈光雄起”!
“靜態”逼真渲染器比較適合用于室內設計、產品設計的渲染,建筑設計、景觀設計也可用,但渲染大型動畫顯然不適合。這一類渲染器追求的是逼真的光(全局光照)和材料質感,這是精細設計所需要的要求。
在這一類渲染器里(SketchUp 內置),我覺得目前比較完善和實用的就是 Vray 和 Thea 了。我自己是做室內設計的,這幾年一直在使用 Thea 工作,喜歡它操作流暢便捷,互動式渲染比較利于設計過程中對整體效果的檢驗和調節。
在最終渲染階段,室內場景我更多使用 BSD 模式(一次編輯好渲染設置,保存起來,以后直接調用即可,一勞永逸),經過合理設置,可以做到與 Vray 相同的渲染質量與相近的渲染時間。
(其實任何渲染器,設置不當,渲染時間都將會是很長的。)我們期待這“兩匹馬”不斷競爭,越跑越快,一起逐鹿中原!一家獨大,沒有競爭,就慢慢驕傲自滿了。
當然,設計理念等范疇的東西不在此討論,從某種程度說,渲染并非設計所必需,這里僅談渲染技術層面的話題。
大神們視頻討論渲染器戳這里???完整視頻
【樸境】Thea Render賦材質方式及消除渲染噪點技巧;
【狂天方】Artlantis材質編輯詳解、玻璃材質的渲染及通道PSD的使用;
【WZF】Vray編輯燈光及渲染燈罩流程;
【狂天方】Artlantis環境光遮蔽AO原理解析及實際應用;
【樸境】Thea Render渲染引擎選擇及材質編輯詳解。
你還會去爭辯哪個更好?
用得好都能出好圖,只是需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
歡迎留言討論!
六大渲染成圖效果展現
關注【SketchUp吧】,發現更多精彩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