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與番茄怎樣區分?
西紅柿與番茄怎樣區分?
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番茄中所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對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增加胃酸濃度,調整胃腸功能,有助胃腸疾病的康復。所含果酸及纖維素,有助消化、潤腸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番茄性涼味甘酸,有清熱生津、養陰涼血的功效,對發熱煩渴、口干舌燥、牙齦出血、胃熱口苦、虛火上升有較好治療效果。降脂降壓,利尿排鈉:番茄所含維生素C、蘆丁、番茄紅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鉀及堿性礦物質,能促進血中鈉鹽的排出,有降壓、利尿、消腫作用,對高血壓、腎臟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降低血壓經常發生牙齦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于改善癥狀。
導讀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番茄中所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對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增加胃酸濃度,調整胃腸功能,有助胃腸疾病的康復。所含果酸及纖維素,有助消化、潤腸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番茄性涼味甘酸,有清熱生津、養陰涼血的功效,對發熱煩渴、口干舌燥、牙齦出血、胃熱口苦、虛火上升有較好治療效果。降脂降壓,利尿排鈉:番茄所含維生素C、蘆丁、番茄紅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鉀及堿性礦物質,能促進血中鈉鹽的排出,有降壓、利尿、消腫作用,對高血壓、腎臟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降低血壓經常發生牙齦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于改善癥狀。
西紅柿是北方人慣稱的蔬菜,而南方人則稱之為番茄。每100克的番茄含有11千卡的能量,0.06毫克的維生素B6,0.9克的蛋白質,0.2克的脂肪,3.3克的碳水化合物,5.6微克的葉酸,1.9克的膳食纖維,63微克的維生素A,375微克的胡蘿卜素,0.02毫克的硫胺素,0.01毫克的核黃素,0.49毫克的煙酸,14毫克的維生素C,0.42毫克的維生素E,4毫克的鈣,24毫克的磷,179毫克的鉀,9.7毫克的鈉,2.5微克的碘,12毫克的鎂,0.2毫克的鐵,0.12毫克的鋅,0.04毫克的銅,0.06毫克的錳。番茄富含維生素A、C、B1、B2以及胡蘿卜素和鈣、磷、鉀、鎂、鐵、鋅、銅和碘等多種元素,還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纖維素。近年來,營養專家研究發現,番茄還具有新的保健功效和防治多種疾病的藥用價值。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番茄中所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對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增加胃酸濃度,調整胃腸功能,有助胃腸疾病的康復。所含果酸及纖維素,有助消化、潤腸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番茄性涼味甘酸,有清熱生津、養陰涼血的功效,對發熱煩渴、口干舌燥、牙齦出血、胃熱口苦、虛火上升有較好治療效果。降脂降壓,利尿排鈉:番茄所含維生素C、蘆丁、番茄紅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鉀及堿性礦物質,能促進血中鈉鹽的排出,有降壓、利尿、消腫作用,對高血壓、腎臟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降低血壓經常發生牙齦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于改善癥狀。抗血凝聚,防腦血栓:從番茄籽周圍黃色果凍狀的汁液中分離出來了一種被稱為P3的物質,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可以防止腦血栓的發生。患冠心病及中風的病人每天適量飲用番茄汁有益于病的康復。防癌抗癌,延緩衰老:番茄中所含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效地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口腔癌、乳腺癌的發生,阻止前列腺癌變的進程。番茄還含有防癌抗衰老的谷胱甘肽,可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恢復機體器官正常功能,延緩衰老,故番茄擁有“長壽果”之美譽。防白內障,黃斑變性:番茄所含維生素A、C,可預防白內障,還對夜盲癥有一定防治效果。番茄紅素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的作用,能防止自由基的破壞,抑制視網膜黃斑變性,維護視力。美容護膚,治皮膚病:番茄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C,有祛雀斑、美容、抗衰老、護膚等功效,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尼克酸能維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紅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和保護皮膚。番茄汁還對消除狐臭有一定作用。維護性功能: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使脫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壞,能阻止癌變進程。吸收后聚集于前列腺、腎上腺等處,促使前列腺液分泌旺盛,可維護射精功能。番茄多汁,可以利尿,腎炎病人也宜食用。女性多吃番茄可激發性欲和激情。番茄除了對前列腺癌有預防作用外,還能有效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癥的發病危險。適合人群:適宜于熱性病發熱、口渴、食欲不振、習慣性牙齦出血、貧血、頭暈、心悸、高血壓、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腎炎、夜盲癥和近視眼者食用。急性腸炎、菌痢及潰瘍活動期病人不宜食用。食物相克:番茄忌與石榴同食。番茄忌與蝦蟹類同食,番茄富含維生素C,與大蝦通吃,會生成砒霜,有劇毒。制作指導:青色未熟的番茄不宜食。因為含有大量“蕃茄堿”,多吃了會發生中毒,出現惡心、嘔吐及全身疲乏等癥狀,嚴重的還會發生生命危險。燒煮時稍加些醋,就能破壞其中的有害物質番茄堿。食療作用:番茄性甘、酸、微寒,歸肝、胃、肺經;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的功效;可治口渴,食欲不振。熟的吃更營養:鮮嫩的瓜果蔬菜,生著吃比煮熟了吃更有營養,不少人可能都這么想。但旅美中國學者、康奈爾大學劉瑞海教授領導的小組的最新研究結果,卻對此觀點提出了挑戰。他們發現,至少對番茄來說,熟吃比生吃總體營養價值要高。其他相關:番茄是明代時傳入中國的。很長時間作為觀賞性植物。成書于1621年的《群芳譜》載:“番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數二三十實。縛作架,最堪觀。來自西番,故名。”直到清代末年,人們開始才開始食用番茄。備注:在炎熱的夏天,番茄是比防曬霜更好的防曬工具。因為番茄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5毫克番茄紅素可將曬傷的危險系數下降40%。不宜空腹大量食用番茄,空腹時胃酸分泌量增多,造成胃不適、胃脹痛。如果番茄下部長得不是圓形,而是很尖,一般就是過分使用激素所致,不要選購。去除番茄皮的方法:把開水澆在番茄上,或者把番茄放入開水里焯一下,番茄的皮就能很容易的被剝掉了。把番茄從尖部到底部都細細地用勺刮一遍,使番茄的外皮和內部的果肉貼得更緊密。這時再用手撕番茄皮,就很容易了。孕婦吃西紅柿注意三件事:西紅柿,又名番茄。它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等。除了價廉物美、酸甜可口之外,還有美容健身之功效。吃西紅柿可以使皮膚色素沉著減退或者消失,還可用于治療蝴蝶斑等皮膚疾患。洗澡后在加有500毫升西紅柿汁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每周2次,可消除狐臭。要選擇個大、圓潤、豐滿、外觀漂最的食用。不要吃長有贅生物的西紅柿,因為這個贅生物是腫瘤。不吃未成熟的西紅柿:因為青色的西紅柿含有大量的有毒番茄堿,孕婦食用后,會出現惡心、嘔吐、全身乏力等中毒癥狀,對胎兒的發育有害。不要空腹吃:西紅柿含有大量的膠質、果質、柿膠粉、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這些物質容易與胃酸起化學反應,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阻塞胃出口引起腹痛。
西紅柿與番茄怎樣區分?
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番茄中所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對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增加胃酸濃度,調整胃腸功能,有助胃腸疾病的康復。所含果酸及纖維素,有助消化、潤腸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番茄性涼味甘酸,有清熱生津、養陰涼血的功效,對發熱煩渴、口干舌燥、牙齦出血、胃熱口苦、虛火上升有較好治療效果。降脂降壓,利尿排鈉:番茄所含維生素C、蘆丁、番茄紅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鉀及堿性礦物質,能促進血中鈉鹽的排出,有降壓、利尿、消腫作用,對高血壓、腎臟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降低血壓經常發生牙齦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于改善癥狀。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