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偽裝成本地磁盤
u盤偽裝成本地磁盤
除人們熟悉的百度網盤外,騰訊微云、夸克網盤、阿里云盤、和彩云(天翼云盤)、百度網盤青春版看似熱鬧,但100GB~200GB不等的容量著實讓人興奮不起來,當然,上傳下載速度不再限制,這又讓人感到有些興奮,即便是不能同以往一樣動輒幾個TB存放文件,可直接將網盤掛載成本地硬盤,對于PC硬盤而言卻是陡然擴容至少100GB的存在,而這樣的玩法也漸漸被原來越多網盤用戶發現且嘗試。將阿里云盤變成本地硬盤。在《速度變快了嗎?主流網盤速度大調查 》一文中,電腦報評測結果顯示阿里云盤無論是容量還是上傳下載速度都相當不錯,筆者在這里便以阿里云盤為例,為大家展示如何借助一款名為“CloudDrive”的工具將網盤變成本地硬盤。
導讀除人們熟悉的百度網盤外,騰訊微云、夸克網盤、阿里云盤、和彩云(天翼云盤)、百度網盤青春版看似熱鬧,但100GB~200GB不等的容量著實讓人興奮不起來,當然,上傳下載速度不再限制,這又讓人感到有些興奮,即便是不能同以往一樣動輒幾個TB存放文件,可直接將網盤掛載成本地硬盤,對于PC硬盤而言卻是陡然擴容至少100GB的存在,而這樣的玩法也漸漸被原來越多網盤用戶發現且嘗試。將阿里云盤變成本地硬盤。在《速度變快了嗎?主流網盤速度大調查 》一文中,電腦報評測結果顯示阿里云盤無論是容量還是上傳下載速度都相當不錯,筆者在這里便以阿里云盤為例,為大家展示如何借助一款名為“CloudDrive”的工具將網盤變成本地硬盤。
(u盤偽裝成硬盤)自2013年的“百盤大戰”至今,個人網盤賽道的競爭已經持續了8年,持續競爭和多輪洗牌后,當下真正面向個人用戶的網盤并不多。除人們熟悉的百度網盤外,騰訊微云、夸克網盤、阿里云盤、和彩云(天翼云盤)、百度網盤青春版看似熱鬧,但100GB~200GB不等的容量著實讓人興奮不起來,當然,上傳下載速度不再限制,這又讓人感到有些興奮,即便是不能同以往一樣動輒幾個TB存放文件,可直接將網盤掛載成本地硬盤,對于PC硬盤而言卻是陡然擴容至少100GB的存在,而這樣的玩法也漸漸被原來越多網盤用戶發現且嘗試。將阿里云盤變成本地硬盤在《速度變快了嗎?主流網盤速度大調查 》一文中,電腦報評測結果顯示阿里云盤無論是容量還是上傳下載速度都相當不錯,筆者在這里便以阿里云盤為例,為大家展示如何借助一款名為“CloudDrive”的工具將網盤變成本地硬盤。CloudDrive本身是一款由網友開發的第三方網盤掛載工具,它支持將 阿里云盤、115 網盤、天翼網盤、沃云盤、和彩云等網盤以及 WebDAV (也就是 NAS 或自建的 VPS 服務器 / 誠通網盤 / 堅果云等) 映射變成為電腦的“本地硬盤”,口碑非常不錯,唯一的遺憾是暫不支持百度網盤。下載并按照提示完CloudDrive的安裝之后,首次啟動該軟件會要求用戶注冊,可能是由于個人開發原因,其UI界面看上去多少有些簡單(如圖1),這里我們使用郵箱注冊即可,軟件并不會要求郵件確認,使用門檻相當低。CloudDrive注冊非常方便完成后登錄CloudDrive,進入主界面后可以看到,其當前支持的云盤列表,這里的確沒有百度網盤存在,點選阿里云盤之后,CloudDrive會要求用戶掃碼登錄(如圖2)。直接在手機或平板上啟動阿里云盤APP后,掃碼即可。掃碼即可完成同步登錄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在CloudDrive界面看到阿里云盤的界面了,整個操作反應非常快,而在登錄網盤之后,我們可以借助CloudDrive的工具欄對網盤進行重命名、分享等操作(如圖3)。CloudDrive工具欄提供了豐富功能這里筆者并不建議大家隨意分享,CloudDrive雖然自帶分享功能,但不是直接網盤自帶的分享,別人訪問你的分享時,流量是從網盤到你的服務器,再從用戶的上行帶寬到訪問者,無論是資源和安全性都不是最佳選擇。電腦接下來點擊工具欄中的電腦圖標,會彈出“添加掛載點”選項,我們可以在這里對網盤掛載到本地后的磁盤盤符、命名、是否只讀等參數進行設置(如圖4),用戶根據CloudDrive提示進行設定即可,整個操作非常簡單。CloudDrive的“添加掛載點”設置界面點擊確認后我們即可在PC“我的電腦”界面看到剛才設定好的本地網盤了,對于筆者這樣500GB硬盤基本全爆紅的用戶而言,憑空多出來的150GB免費硬盤空間著實讓人高興了一陣(如圖5)。電腦“我的電腦”設置前后對比對于PC而言,把網盤變成本地硬盤的方法的確能很方便地拓展硬盤容量,興奮之余筆者還對速度進行了一番體驗。在重慶移動寬帶200兆光纖的網絡環境下,上傳超過50GB的文件夾平均速度超過70MB/s,日常使用絕對夠了(如圖6)。上傳速度多少讓人感到驚喜雖然網盤應用體驗也不錯,但絕對沒有掛載到PC后,當作本地硬盤使用來得順手,無論是學習資料還是視頻,從此有了一個超大空間可以容納。不過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CloudDrive訪問網盤上的文件時,它是通過網絡下載的,雖然數據放在內存里不會占用本地空間,但對網速的影響絕對是實打實的,畢竟當下網盤已經不限速了。此外,由于Windows文件管理器會默認回去文件的縮略圖,如果用戶在一個目錄下存了成百上千的文件,在加載過程中會很卡,解決方案是改成不現實縮略圖的“詳細列表”顯示。除阿里云盤以外,沃家、天翼等運營商提供的網盤也能輕松掛載,不過筆者本身使用的是移動“和彩云同步盤”本身也會在“設備和驅動器”里面映射一個盤符,但在個性化設置和使用體驗上,同本地硬盤差異還是大。百度網盤的本地化策略電腦相對于借助CloudDrive實現完全本地硬盤化體驗的其他網盤,百度網盤本身在PC端安裝完畢后就會在“我的電腦”界面看到百度網盤,不過其更像是百度網盤的快捷啟動方式圖標,在本地硬盤的使用體驗上多少有些弱,不過在一些功能設計上,百度網盤還是在盡力本地化。如“工作空間”功能,借助它,家與公司電腦文件輕松同步,從此辦公告別U盤。比如你在家辦公的文件,移入到電腦“網盤工作空間”中,你上班后在工作的電腦打開“網盤工作空間”,文件將自動同步到您工作的電腦上,從此無需手動上傳下載。再比如在工作的時候,難免會對文件進行修改,在修改的時候會手動備份一份文件,經過多次修改后,會產生一大堆文件,工作空間會保存每次修改的歷史版本,從此文件還原無憂(如圖8)!“工作空間”解決移動辦公痛點需要注意的是,該功能雖然免費,但文件在進行自動同步到電腦本地時會消耗同步流量。每月每個用戶會贈送免費的1GB定額同步流量,免費同步流量僅當月有效,不結轉。這里為何要將這個功能放到網盤本地化內容里面來講呢?主要還是同步設置問題(如圖9),在指定本地同步目錄的時候,筆者小小的心機了一下,將剛才打造好本地化的阿里云盤設置為同步目錄。指定網盤為同步目標一來解決同步目標盤空間問題,二來從某種意義上還打通了百度網盤與阿里云盤之間的聯系,有沒有想趕緊體驗一下呢?電腦
u盤偽裝成本地磁盤
除人們熟悉的百度網盤外,騰訊微云、夸克網盤、阿里云盤、和彩云(天翼云盤)、百度網盤青春版看似熱鬧,但100GB~200GB不等的容量著實讓人興奮不起來,當然,上傳下載速度不再限制,這又讓人感到有些興奮,即便是不能同以往一樣動輒幾個TB存放文件,可直接將網盤掛載成本地硬盤,對于PC硬盤而言卻是陡然擴容至少100GB的存在,而這樣的玩法也漸漸被原來越多網盤用戶發現且嘗試。將阿里云盤變成本地硬盤。在《速度變快了嗎?主流網盤速度大調查 》一文中,電腦報評測結果顯示阿里云盤無論是容量還是上傳下載速度都相當不錯,筆者在這里便以阿里云盤為例,為大家展示如何借助一款名為“CloudDrive”的工具將網盤變成本地硬盤。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