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魚叉”反艦導彈有什么缺點和表現?
美國“魚叉”反艦導彈有什么缺點和表現?
2.該導彈采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在飛行過程中會輻射電磁波,這可以被敵方的電子支援設備探測和分析,從而采取干擾措施。3.";魚叉";導彈是由美國研制的一種全天候、遠距離的反艦導彈,可從水面艦船和潛艇發射,也可從飛機發射,主要用于攻擊各種水上目標,如潛艇、驅逐艦、大型戰艦等。4.新型";魚叉";導彈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中段導航,能夠保證飛行偏差小于15米。在末段導航時,主動雷達導引頭會鎖定目標,導彈在距目標兩公里處躍升,并以高速俯沖攻擊艦船的薄弱部位。其攜帶的戰斗部重達230公斤,能夠穿透船只內部并在引爆時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導讀2.該導彈采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在飛行過程中會輻射電磁波,這可以被敵方的電子支援設備探測和分析,從而采取干擾措施。3.";魚叉";導彈是由美國研制的一種全天候、遠距離的反艦導彈,可從水面艦船和潛艇發射,也可從飛機發射,主要用于攻擊各種水上目標,如潛艇、驅逐艦、大型戰艦等。4.新型";魚叉";導彈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中段導航,能夠保證飛行偏差小于15米。在末段導航時,主動雷達導引頭會鎖定目標,導彈在距目標兩公里處躍升,并以高速俯沖攻擊艦船的薄弱部位。其攜帶的戰斗部重達230公斤,能夠穿透船只內部并在引爆時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1. "魚叉"反艦導彈的飛行速度相對較低,巡航速度僅為0.75馬赫,這增加了在飛行過程中被敵方發現和攔截的風險。2. 該導彈采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在飛行過程中會輻射電磁波,這可以被敵方的電子支援設備探測和分析,從而采取干擾措施。3. "魚叉"導彈是由美國研制的一種全天候、遠距離的反艦導彈,可從水面艦船和潛艇發射,也可從飛機發射,主要用于攻擊各種水上目標,如潛艇、驅逐艦、大型戰艦等。4. 新型"魚叉"導彈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中段導航,能夠保證飛行偏差小于15米。在末段導航時,主動雷達導引頭會鎖定目標,導彈在距目標兩公里處躍升,并以高速俯沖攻擊艦船的薄弱部位。其攜帶的戰斗部重達230公斤,能夠穿透船只內部并在引爆時產生巨大的破壞力。5. 1986年,美軍的A-6型"入侵者"戰機曾發射"魚叉"導彈,成功擊沉和重創了兩艘利比亞的艦艇。6. 然而,"魚叉"導彈作為一款使用了28年的老式武器,其局限性也逐漸顯現。首先,其射程有限,使得負載機距離敵艦過近;其次,打擊力不足,難以對大型艦船造成致命傷害;第三,反干擾性能不足,敵方艦船使用箔條彈可以降低導彈的命中率;最后,其速度較慢,容易被防空導彈和快速小口徑火炮擊中。7. 因此,美軍正在研制新型反艦導彈"斯拉姆",希望其能夠取代"魚叉"導彈。這種新導彈的制導部分裝有雷達導引頭、數字計算機、自動駕駛儀等,能夠用于搜索、捕獲和跟蹤目標。其戰斗部為高能穿甲爆破型,能夠穿透艦船內部并破壞目標。8. "魚叉"導彈系列中還有一種機載型,即AGM-84A空對艦導彈。該型導彈長度為3.84米,直徑0.34米,全彈質量522公斤,最大射程達到110公里,巡航速度為0.85倍音速。
美國“魚叉”反艦導彈有什么缺點和表現?
2.該導彈采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在飛行過程中會輻射電磁波,這可以被敵方的電子支援設備探測和分析,從而采取干擾措施。3.";魚叉";導彈是由美國研制的一種全天候、遠距離的反艦導彈,可從水面艦船和潛艇發射,也可從飛機發射,主要用于攻擊各種水上目標,如潛艇、驅逐艦、大型戰艦等。4.新型";魚叉";導彈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中段導航,能夠保證飛行偏差小于15米。在末段導航時,主動雷達導引頭會鎖定目標,導彈在距目標兩公里處躍升,并以高速俯沖攻擊艦船的薄弱部位。其攜帶的戰斗部重達230公斤,能夠穿透船只內部并在引爆時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