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的二十四節氣都在哪一天?
08年的二十四節氣都在哪一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立”,表示四季的開始,一般在公歷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是“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分別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是“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在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后。驚蟄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在每年公歷大約4月5日為清明。谷雨表示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在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后。
導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立”,表示四季的開始,一般在公歷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是“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分別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是“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在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后。驚蟄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在每年公歷大約4月5日為清明。谷雨表示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在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后。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04283852.jpg)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能反映季節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人們的生活。這些節氣基于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劃分,每15度為一個節氣,共24個節氣。節氣日期在陽歷中相對固定,但在農歷中則不固定。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立”,表示四季的開始,一般在公歷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是“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分別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是“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在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后。驚蟄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在每年公歷大約4月5日為清明。谷雨表示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在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后。小滿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大約每年公歷5月21日這天為小滿。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小暑、大暑、處暑表示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分別在每年公歷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表示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表示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歷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公歷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08年的二十四節氣都在哪一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立”,表示四季的開始,一般在公歷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是“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分別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是“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在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后。驚蟄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在每年公歷大約4月5日為清明。谷雨表示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在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后。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