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計角度財務報表的編制和發布,實際上是一個由審計者完成的過程。審計者需要拆解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尋找證據鏈以驗證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對于現金流量表,大多數情況下,審計者會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數據進行倒算。在審計過程中,兩種思路會同時進行:一是查找證據鏈,二是基于商業邏輯分析財報數據。審計的目的是查找錯誤并糾正,與投資者角度不同。二、投資者角度投資者閱讀財報主要是為了自行評估公司的絕對估值。通過將市值除以絕對估值得出溢價倍數,投資者可以在不同股票之間進行比較,從而形成對股票高估或低估的看法。對于一個陌生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通常會快速瀏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瀏覽利潤表的結構,了解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的金額和比例;其次,查看附注中收入、成本和費用項目的明細和變動;再次,瀏覽資產負債表結構,關注現金余額以及應收賬款等類現金資產;最后,關于現金流量表,投資者認為其作用僅在于提供一個現金流量的“目錄”,并不重要。三、做空者角度近年來,中概股做空事件頻發。做空者的目標是尋找財務報表中的錯誤,他們通常會從同行業企業的財報入手,尋找不合理之處。然而,調查取證的過程非常困難。做空者可能會選擇一些容易涉假的企業進行調查,例如大經銷商占收入比重高且集中的企業,或者是重資產的農業企業。這些企業的財務數據容易造假,而審計者可能難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