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術如何操作?
腹腔穿刺術如何操作?
選擇正確的穿刺點是關鍵步驟之一。常見的穿刺點包括:左下腹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因為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此處無重要器官且易于愈合;側臥位時,在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之延長線相交處,該處常用于診斷性穿刺。消毒與局麻操作同樣重要。首先進行常規消毒,接著戴上無菌手套,鋪上消毒洞巾。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至壁層腹膜進行局部麻醉。
導讀選擇正確的穿刺點是關鍵步驟之一。常見的穿刺點包括:左下腹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因為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此處無重要器官且易于愈合;側臥位時,在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之延長線相交處,該處常用于診斷性穿刺。消毒與局麻操作同樣重要。首先進行常規消毒,接著戴上無菌手套,鋪上消毒洞巾。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至壁層腹膜進行局部麻醉。
在進行腹腔穿刺術前,患者需要先排尿,以防穿刺過程中損傷膀胱。根據患者的體能狀況,可以選擇合適的體位,比如坐在靠背椅上,或半臥位、平臥位或側臥位。選擇正確的穿刺點是關鍵步驟之一。常見的穿刺點包括:左下腹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因為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此處無重要器官且易于愈合;側臥位時,在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之延長線相交處,該處常用于診斷性穿刺。消毒與局麻操作同樣重要。首先進行常規消毒,接著戴上無菌手套,鋪上消毒洞巾。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至壁層腹膜進行局部麻醉。穿刺操作需要謹慎。首先測量患者血壓。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20ml或50ml注射器,針經麻醉處刺入皮膚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與腹壁呈垂直角度刺入腹腔,以抽取腹水。操作完成后,消毒針孔部位,按住針孔3分鐘以防止腹水滲漏,然后使用蝶形膠布固定針孔,并用紗布覆蓋。如果需要大量放液,還需加用腹帶進行加壓包扎。在整個過程中,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反應,確保操作安全有效。術后還需注意患者的體位調整和休息,以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腹腔穿刺術如何操作?
選擇正確的穿刺點是關鍵步驟之一。常見的穿刺點包括:左下腹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因為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此處無重要器官且易于愈合;側臥位時,在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之延長線相交處,該處常用于診斷性穿刺。消毒與局麻操作同樣重要。首先進行常規消毒,接著戴上無菌手套,鋪上消毒洞巾。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至壁層腹膜進行局部麻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