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u怎么u盤啟動
銘u怎么u盤啟動
1、查看U盤;openKylin U盤啟動器通過udiskPlugWatcherInit函數自動監控/dev/目錄下的文件變更,一旦有新設備U盤插入就重新執行lsblk解析shell的執行結果,獲取出U盤信息。U盤信息的解析過程是分別執行了lsblk-J 和lsblk-JS,篩選出所有USB協議連接的硬盤。其中lsblk-J中的J參數是將結果以json類型來展示,之后通過QJson類提取出U盤的信息。因為涉及到格式化整個物理設備,因此U盤在展示時是以整個物理單位展示,而不是按照分區顯示。顯示的具體格式為:U盤型號(設備文件路徑),容量。例如:DataTraveler_3.0(/dev/sda) 32G。如果插入多個U盤,則是在下拉框中顯示,且按照插入順序進行顯示。如下圖1所示。
導讀1、查看U盤;openKylin U盤啟動器通過udiskPlugWatcherInit函數自動監控/dev/目錄下的文件變更,一旦有新設備U盤插入就重新執行lsblk解析shell的執行結果,獲取出U盤信息。U盤信息的解析過程是分別執行了lsblk-J 和lsblk-JS,篩選出所有USB協議連接的硬盤。其中lsblk-J中的J參數是將結果以json類型來展示,之后通過QJson類提取出U盤的信息。因為涉及到格式化整個物理設備,因此U盤在展示時是以整個物理單位展示,而不是按照分區顯示。顯示的具體格式為:U盤型號(設備文件路徑),容量。例如:DataTraveler_3.0(/dev/sda) 32G。如果插入多個U盤,則是在下拉框中顯示,且按照插入順序進行顯示。如下圖1所示。
銘u怎么u盤啟動(銘瑄怎么u盤啟動)openKylin U盤啟動器是一款用于制作系統啟動U盤的工具,可將鏡像文件制作成U盤形式的安裝介質,方便無光驅介電腦質的電腦安裝鏡像文件。其主要功能是制作系統,方便系統的安裝,具體的實現過程如下:1、查看U盤openKylin U盤啟動器通過udiskPlugWatcherInit函數自動監控/dev/目錄下的文件變更,一旦有新設備U盤插入就重新執行lsblk解析shell的執行結果,獲取出U盤信息。U盤信息的解析過程是分別執行了lsblk-J 和lsblk-JS,篩選出所有USB協議連接的硬盤。其中lsblk-J中的J參數是將結果以json類型來展示,之后通過QJson類提取出U盤的信息。因為涉及到格式化整個物理設備,因此U盤在展示時是以整個物理單位展示,而不是按照分區顯示。顯示的具體格式為:U盤型號(設備文件路徑),容量。例如:DataTraveler_3.0(/dev/sda) 32G。如果插入多個U盤,則是在下拉框中顯示,且按照插入順序進行顯示。如下圖1所示:圖1.U盤啟動器首界面2、查找鏡像查找鏡像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點擊圖1中的加號按鈕查找鏡像,點擊后進入圖2界面,此界面的原理是:通過使用QFileDialog::getOpenFileName()的方式,打開文件選取框,之后通過調用QFile的open函數,read函數獲取尾綴為.iso的鏡像文件,且計算iso.size()的方式獲得文件的字節大小,之后通過除以10的6次方的方式轉為GB。電腦圖2.選擇鏡像文件第二種獲取鏡像文件方式,便是在文件中選取尾綴為.iso的鏡像文件,然后拖拽到打開的U盤啟動器界面,這種方式的原理是將鏡像文件的路徑通過傳值的方式,傳輸到界面。當然也用到了拖拽函數dragEnterEvent(),dropEvent(),這兩個函數一般成對出現。此外,如果已經擁有鏡像文件,則可以點擊右鍵選擇U盤啟動器直接進行鏡像文件的制作,這種方式的原理類似第二種。3、授權校驗密碼當我們點擊開始制作按鈕后,系統將調用dbus接口,跳轉到授權校驗界面,用戶輸入密碼授權,執行"echo'" + 密碼+"'| sudo -S -l"判斷用戶輸入的密碼是否正確,如圖3。圖3.授權界面4、制作鏡像制作開始前卸載u盤,點擊開始制作按鈕,通過makeStart函數,將授權的正確密碼、鏡像文件的路徑,u盤的路徑這三個參數傳輸到進程中。具體函數如下:makeStart(authDialog->dialogKey->text(),isoPath,電腦comboUdisk->getDiskPath());之后使用QProcess進程的讀寫函數來讀入dd命令,具體的讀寫函數語句為:S dd if='"+sourcePath.toLocal8Bit()+"'of="+targetPath.toLocal8Bit()+"status=progress";這條語句包括U盤路徑,鏡像文件路徑和狀態progress。以上兩條語句便是U盤鏡像制作的關鍵點。同時,用戶也可以在以下界面通過觀察進度圖,判斷制作情況,進度條圖的展示使用的是圓形進度條。首先使用QPainter函數畫圓之后,使用setPersent()將進度傳入進度條中,這種方式不用通過查看后臺服務端的運行情況,更方便用戶的體驗,交互感更強烈,如圖4。圖4.正在制作界面在制作完成后,waitForFinished()等待系統落盤,落盤后會提示制作完成,跳到制作完成界面。圖5.制作完成界面如果在制作中途點擊關閉,會彈出如下提示框,告訴用戶啟動盤正在制作中,是否停止,如果選是,則停止任務退出程序,如果選否,則會繼續從當前制作制作啟動盤。圖6.制作途中途中提示界面好啦~以上就是對openKylin U盤啟動器的部分原理介紹,如果有小伙伴對此感興趣,可通過點擊 https://gitee.com/openkylin/sig-documentation 前往openKylin倉庫查看源碼進行研究哦。openKylin(開放麒麟)社區旨在以“共創”為核心,在開源、自愿、平等、協作的基礎上,通過開源、開放的方式與企業構建合作伙伴生態體系,共同打造桌面操作系統頂級社區,推動Linux開源技術及其軟硬件生態繁榮發展。社區首批理事成員單位包括麒麟軟件、普華基礎軟件、中科方德、麒麟信安、凝思軟件、一銘軟件、中興新支點、元心科技、中國電科32所、技德系統、北京麟卓、先進操作系統創新中心等13家產業同仁和行業機構。來源:戎有麗審核:openKylin電腦
銘u怎么u盤啟動
1、查看U盤;openKylin U盤啟動器通過udiskPlugWatcherInit函數自動監控/dev/目錄下的文件變更,一旦有新設備U盤插入就重新執行lsblk解析shell的執行結果,獲取出U盤信息。U盤信息的解析過程是分別執行了lsblk-J 和lsblk-JS,篩選出所有USB協議連接的硬盤。其中lsblk-J中的J參數是將結果以json類型來展示,之后通過QJson類提取出U盤的信息。因為涉及到格式化整個物理設備,因此U盤在展示時是以整個物理單位展示,而不是按照分區顯示。顯示的具體格式為:U盤型號(設備文件路徑),容量。例如:DataTraveler_3.0(/dev/sda) 32G。如果插入多個U盤,則是在下拉框中顯示,且按照插入順序進行顯示。如下圖1所示。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