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u盤擴容大麥盒子
如何用u盤擴容大麥盒子
可使用一段時間后卻發現,128GB固態硬盤在安裝系統后已經沒有多少剩余,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生活對于數據存儲的需求,畢竟孩子長大了,演出視頻、出游照片等也越來越多。原來的擴容方案是將華碩筆記本上更新換代下來的機械盤裝上去,可系統流暢性卻大幅度下降,嚴重到我直接將這個筆記本電腦扔在一邊吃灰一年多。最近媳婦忽然要用筆記本電腦,把我的華碩讓出來肯定不可能,就考慮著為小麥5更換一塊大容量的固態,價格不能太高,畢竟小麥5自身的配置給它再好的固態也飛不起來。
導讀可使用一段時間后卻發現,128GB固態硬盤在安裝系統后已經沒有多少剩余,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生活對于數據存儲的需求,畢竟孩子長大了,演出視頻、出游照片等也越來越多。原來的擴容方案是將華碩筆記本上更新換代下來的機械盤裝上去,可系統流暢性卻大幅度下降,嚴重到我直接將這個筆記本電腦扔在一邊吃灰一年多。最近媳婦忽然要用筆記本電腦,把我的華碩讓出來肯定不可能,就考慮著為小麥5更換一塊大容量的固態,價格不能太高,畢竟小麥5自身的配置給它再好的固態也飛不起來。
如何用u盤擴容大麥盒子(如何用u盤擴容大麥盒子)與臺式機相比,筆記本電腦硬件升級要困難得多,特別是CPU與顯卡直接封裝焊死在主板上,除了可升級內存以外,硬件升級的可能性非常小。電腦早些年拿回來的麥本本-小麥5,配置的英特爾(奔騰)4415U@2.3GHz雙核處理器+DDR4 4G內存+128GB固態硬盤+940MX2G獨顯的組合,自到手就奔著其15.6英寸的大屏幕,作為家庭日常上網使用。臺式機由于占地和功耗大的原因,且不方便經常挪來挪去,所以沒有考慮,畢竟家里一色的無線智能設備。可使用一段時間后卻發現,128GB固態硬盤在安裝系統后已經沒有多少剩余,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生活對于數據存儲的需求,畢竟孩子長大了,演出視頻、出游照片等也越來越多。原來的擴容方案是將華碩筆記本上更新換代下來的機械盤裝上去,可系統流暢性卻大幅度下降,嚴重到我直接將這個筆記本電腦扔在一邊吃灰一年多。最近媳婦忽然要用筆記本電腦,把我的華碩讓出來肯定不可能,就考慮著為小麥5更換一塊大容量的固態,價格不能太高,畢竟小麥5自身的配置給它再好的固態也飛不起來。拋開一眾大品牌后,逛遍了各大購物平臺和二手閑置網站,發現固態的新舊價格幾乎沒有多大出入,品牌賣的更多還是口碑,在媳婦“物美價廉”的要求下,最終入手了元創旗下的子品牌“裴數”,其全新的價格和閑置網站上二手的還要低,且有著3年質保和讀取560MB/S、寫入518MB/S的最高速度品質。電腦這塊型號為C1的斐數固態硬盤厚度為7mm、2.5英寸標準尺寸,黑色的仿金屬塑料外殼帶有CD紋理設計,其接口為6 Gbit/s SATA標準接口,也就是常見的SATA 3.0接口,主控為SM2258XT主控,并采用了3D NANDTLC閃存顆粒,支持SATA3.0協議,具備LDPC智能糾錯功能。從斐數C1固態硬盤的軟硬配置來看,它采用了眾多國產固態硬盤的主控方案,在使用壽命和讀寫性能有著持久穩定的一面。打開小麥5后蓋,很容易就找到之前安裝的機械盤和原裝固態,剁手前其實自個手上還有一塊M.2硬盤,卻因為接口不兼容最終無奈放棄。如果作為系統盤,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的速度差別母庸質疑;如果作為存儲盤,更高的讀寫速度能夠更優秀的數據傳輸性能,且不必擔心震動而產生壞道。麥本本官方應該事先就已經充分地電腦考慮到了擴容的問題,雖說出廠配置不高,后蓋的輕松拆解和預留的SATA 3.0接口,無疑會使得升級變得頗為簡單。打開后蓋斷開電源,將機械盤拆下更換為斐數C1固態硬盤,按拆下的步驟反過來走一遍,輕松搞定。在我的要求下,朋友把系統盤改為斐數C1固態硬盤,一番系統安裝操作過后,開機用魯大師檢測,除了檢查各硬件外把相應的驅動補丁安裝好就能正常使用了。要吐槽的是,小麥5重裝系統后,系統預裝的觸摸盤驅動與快捷鍵功能無法匹配,一度出現觸摸盤無法關閉的問題,一番折騰后,才發現需要卸載系統預裝驅動,從官網下載安裝后恢復正常,這簡直了。從魯大師檢測的硬盤信息來看,這塊斐數C1固態硬盤的數據傳輸率為600MB/S,讀取520MB/S、寫入450MB/S,相比較官方給出的數據有一些出入,可考慮到小麥5自身的硬件配置,也就釋然了。接下來用一些硬盤軟件進行測試,首先用的是ATTO Disk Benchmarks,斐數C1固態硬盤得到的是讀取493MB/s、寫入475MB/s的成績,這個成績和魯大師的硬盤信息相差不大。接下來在AS SSD Benchmarks的表現中,斐數C1固態硬盤的速度能穩定地保持著讀取500+MB/s、寫入410+MB/s以上,與官方給出的數據已經非常接近了。而最后使用CrysatlDiskMark測試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斐數C1固態硬盤帶來的是讀取545MB/s、寫入445MB/s的成績,除了寫入與官方還有一些出入,讀取速度相差無幾。相對于固態剛出時讓人仰視的價格,這兩年這類硬盤已經無限穩定,幾乎不會再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了,令很多處于觀望的朋友紛紛出手為愛機更新迭代。如今這樣一個“時間為王”的社會,不管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在機械盤與固態之間,大多數人都考慮選裝后者,雖然固態也有著故障后數據難以恢復的一面,可機械盤數據恢復的成本也不低,至少能買好幾塊固態了。總的來說,斐數C1固態硬盤在性價比上顯得極為親民,二手的價格買到的是全新的硬盤和三年質保,相比較二手幾個月質保要顯得更讓人安心。如果拿SATA 3.0與M.2比肯定要慢一些,可從幾個軟件的測試結果來看,它的速率不低且非常穩定,滿足了我為小麥5擴容的需求。以上為我為小麥5內存擴容的分享,對于這款筆記本電腦和斐數C1固態硬盤,你是不是有著比我還物美價廉的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共同討論。電腦 電腦
如何用u盤擴容大麥盒子
可使用一段時間后卻發現,128GB固態硬盤在安裝系統后已經沒有多少剩余,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生活對于數據存儲的需求,畢竟孩子長大了,演出視頻、出游照片等也越來越多。原來的擴容方案是將華碩筆記本上更新換代下來的機械盤裝上去,可系統流暢性卻大幅度下降,嚴重到我直接將這個筆記本電腦扔在一邊吃灰一年多。最近媳婦忽然要用筆記本電腦,把我的華碩讓出來肯定不可能,就考慮著為小麥5更換一塊大容量的固態,價格不能太高,畢竟小麥5自身的配置給它再好的固態也飛不起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