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筆者進(jìn)行攢機(jī)單點評時,發(fā)現(xiàn)有些用戶沒有注意主板和CPU之間的兼容問題,認(rèn)為CPU可以隨意搭配任何主板,甚至出現(xiàn)了英特爾處理器搭配AMD主板的攢機(jī)單,這樣的攢機(jī)單自然無法使用。
英特爾處理器和AMD處理器對應(yīng)的主板是無法相互兼容,因為CPU和芯片組之間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相互對應(yīng)的電腦才能正常開機(jī)使用。
“配置單”
目前最簡單的判斷主板CPU是否兼容和對應(yīng)的方式是看插槽,主板和CPU參數(shù)中都有插槽類型(主板上的也叫CPU插槽)這一參數(shù),兩者只要參數(shù)一樣,就說明這兩款板U能夠兼容使用,咱們用上面那個錯誤的配置單舉例。
酷睿i5-12600KF的插槽類型是LGA1700。 想要酷睿i5-12600KF應(yīng)該搭配同電腦為LGA1700插槽的主板,現(xiàn)在LGA1700插槽只有Z690主板采用,所以需要在Z690主板芯片組選擇合適的產(chǎn)品。
酷睿i5-12600KF
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的插槽則為Socket AM4,很顯然與酷睿i5-12600KF完全不一樣,根本不能兼容。
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這種查看插槽的方法適用于萌新。對那些完全不了解板U,又是自己攢機(jī)的用戶來辨別主板和CPU能互相兼容最傻瓜式比較適合。稍微了解DIY的用戶就用不到這種方法了,因為這種方法只能確認(rèn)板U是否兼容,而無法搭配出合適的板U。
板U要合理搭配還是需要對芯片組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哪些是高端主板哪些是入門主板,這樣才能合理的搭配主板和CPU。
英特爾CPU/主板搭配規(guī)則
辨別高端和入門主板可以從英特爾和AMD對芯片組之間的命名出發(fā),英特爾家高端芯片組主板一般是以Z開頭,比如前面提到的Z690,還有前幾代的的Z590/Z490/Z390這種,它們適合搭配同時代的高端酷睿i7/酷睿i9這個級別的處理器。
電腦英特爾中端芯片組主板則是B開頭,比如B560/B460之類的,這類主板買的人最多,因為價格便宜。基本在500-1000元之間,不像高端Z系列主板,有的價格甚至超過了CPU。B系列主板適合搭配酷睿i5級別的產(chǎn)品以及尾標(biāo)非K的高端酷睿i7產(chǎn)品,B系列不能CPU超頻,而尾標(biāo)非K的也不能超頻,所以搭配最合適。目前12代非K酷睿和對應(yīng)的B660主板都沒有發(fā)布,有需求的可以多等等。
華碩 TUF GAMING B560M-PLUS WIFI主板
而剩下常見英特爾入門級別的就是H系列芯片組,比如H510/H410,適合搭配酷睿i3級別的入門處理器。
英特爾CPU插槽有兩代一換的特點,這次Z690就升級到LGA1700,前兩代Z590/Z490則為LGA 1200,因此Z690只能搭配同為LGA1700的12代酷睿,Z590/Z490則只能搭配LGA 1200的10/11代酷睿,這點需要注意。
AMD CPU/主板搭配規(guī)則
說完了英特爾咱們再說一下AMD,與英特爾大同小異,AMD高端主板芯片組開頭為X,代表為X570/X470主板等,適合搭配的處理器為高端銳龍7或者銳龍9級別的處理器。
電腦微星 MEG X570 UNIFY 主板
中端主板芯片組則與英特爾一樣都采用B開頭,不過第二位數(shù)字都是5,例如B550/B450這種,適合搭配中端的銳龍5以及一些中端銳龍7,與英特爾B系列主板不同,AMD的B系列主板是可以進(jìn)行CPU超頻的,不過效果肯定沒X系列主板好,適合為老舊平臺打最后一波雞血用。
電腦最后AMD也有跟英特爾H系列主板一樣對位A系列主板,A520/A320這種,搭配的就是銳龍3之類的入門處理器。
與英特爾兩代一換插槽不一樣,AMD銳龍推出以來一直都只采用Socket AM4插槽,所以這幾代的主板都可以兼容各代銳龍,不過一般不建議用新主板搭配前幾代產(chǎn)品。老主板配新U倒是沒什么問題。
12代酷睿板U搭配
說完了板U之間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知識,最后咱們在聊一下最近最火的12代酷睿板U搭配問題,根據(jù)前面的知識我們知道12代酷睿只能搭配Z690主板,但12代酷睿有個最大的變化就是能支持DDR5內(nèi)存,DDR5又是向下兼容的,所以市面上Z690主板會有DDR5和DDR4兩個規(guī)格,與CPU插槽一樣,DDR5內(nèi)存只能在DDR5內(nèi)存插槽上使用,不能與DDR4混插。在12代酷睿裝機(jī)要相當(dāng)小心,既不能選擇前代的主板也要注意主板的內(nèi)存插槽和購買內(nèi)存是否匹配。
12代酷睿總共有6款首發(fā)型號,包括i9-12900K、i9-12900KF、i7-12700K、i7-12700KF、i5-12600K以及i5-12600KF,尾標(biāo)KF和尾標(biāo)K區(qū)別在于尾標(biāo)KF沒有核顯,但價格便宜幾百塊。
旗艦i9-12900K和i9-12900KF自然需要搭配高端Z690才好用,這些主板都是支持DDR5的,一般板U套裝加起來價格在7000-10000萬元左右。
高電腦端i7-12700K、i7-12700KF則可以選擇DDR4版本的Z69主板,目前也有很多偏高端的DDR4 Z690主板上市,而DDR4內(nèi)存價格比DDR5便宜太多了,選擇DDR4無疑更實惠便宜,當(dāng)然有需求也能上DDR5,就看大家的需求和預(yù)算了。
最后就是目前筆者比較主推的i5-12600K以及i5-12600KF,這兩款處理器筆者只推薦搭配DDR4的Z690主板,目前是在沒必要上DDR5,搭配DDR4的性能基本都能超過11代酷睿i9了,還有10核心16線程的參數(shù),板U套裝價格在3000-4000元之間,是12代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平臺。
(7826606)
電腦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