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om1718
師兄并不是洗衣機的專業人士,只是依個人經驗寫這個選購攻略,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本選購攻略分為四部分:
1.產品類別
2.關鍵技術
3.廠商套路
4.選購建議
產品類別
廣義上的洗衣機品牌包含四大類產品:波輪洗衣機、滾筒洗衣機、干衣機和洗干一體機。
波輪洗衣機下面還有全自動、半自動、單桶、雙桶等,是師兄父母那一輩人當年的奢侈品之一,如今依然深受城鎮鄉村市場和老年人的喜愛。波輪洗衣機利用波輪的正反轉帶動水流,達到“揉搓”的洗滌效果。
優點:情懷、價格低
缺點:費水、傷衣物(部分材質)
滾筒洗衣機是“消費升級”的新寵兒,外觀大氣漂亮,標準化的尺寸讓其更易于嵌入or融入整體家居環境。滾筒洗衣機是利用內桶的旋轉,將衣物帶到高處后摔落,達到“敲打”的洗滌效果。
優點:節水省水、不傷衣物
缺點:價格較高、操作復雜
干衣機是洗衣機家族的“小弟”,在中國市場才剛剛起步。月平均銷量不過4-5k。干衣機和滾筒洗衣機外觀類似,最直觀的差別是開門方向不同:滾筒洗衣機是右開門,而干衣機是左開門。干衣機是利用熱交換原理,蒸發并帶走衣物中的水分,烘干衣物。根據工作原理不同分為冷凝式干衣機和熱泵干衣機。
優點:衣物蓬松柔軟、不懼黃梅天、有寶寶家庭的利器
缺點:價格較高、烘干時間長
洗干一體
洗干一體機可以理解成在滾筒洗衣機上增加了“冷凝式”的干衣模塊,實現洗衣、烘干二合一。洗干一體機作為折中的產物,滿足了有干衣需求又不樂意/嗎沒條件買干衣機的消費者的需求。
優點:花一樣錢買兩樣
缺點:干衣效果不太理想、毛屑收集弱,會加重前文中提到的內外桶污垢問題。
除了上述四大類,近年還出現了一波“非標”洗衣機,都是超大尺寸的結合體:上波輪下滾筒、上滾筒下波輪的三星、LG,大小雙滾筒的卡薩帝等等,師兄在此不再贅述。大家可以按需購買。
關鍵技術
本段內容師兄給大家介紹一下洗衣機的關鍵技術指標。就像雷總說的:“不服跑個分?”,極大簡化了消費者選購手機要關注的內容。大家選購洗衣機時注意這些關鍵技術指標即可,其他的不看也罷。
關鍵技術指標No.1:電機
電機發展
洗衣機電機大體經歷了定速電機、串激電機、交流變頻電機、直流變頻電機四個階段。現在市面上主流的電機都是直流變頻電機。而直流變頻電機又分有刷和無刷。而現在各大廠商主推的就是直流變頻無刷電機,簡稱BLDC。
直驅與皮帶
至于被宣傳的高大上的DD直驅電機(DD是Direct Driver的簡寫),本質上是傳動方式的變化(取消皮帶,電機軸直連桶),并不是什么新的工作原理。現在市面上的DD直驅基本都是BLDC,所以師兄把DD直驅列為BLDC的子項。
直驅傳動和皮帶傳動并無顯著優劣之分。消費者能得到的直觀印象只有兩點:振動和噪聲。振動是指衣物脫水程序中洗衣機桶找平衡時發生的振幅大小;噪聲是是洗滌和脫水時產生的噪聲。但噪聲不僅僅是電機噪聲,還有排水泵等其他來源。
DD直驅
優點:無傳動噪聲
缺點:機身相對較厚;普及型機型找平衡算法一般
皮帶傳動
優點:技術成熟,找平衡算法經驗累積多
缺點:皮帶存在老化風險(4-5年),導致性能下降
電機的最高轉速只與脫水有關,電機的最高轉速只與脫水有關,電機的最高轉速只與脫水有關。洗滌時轉速一般只有100轉左右,少數機型能達到200轉。此外,許多洗衣機的脫水程序默認轉速也不是最高轉速。即使你買了1600轉電機的產品,不特別設定的話,程序默認轉速也就是800、1000、1200。
驚不驚訝?!明明宣傳1600轉脫水更快更徹底,默認轉速卻是低一檔的?
電機品牌無需在意,基本都是廠商自家的。比如海爾官宣中的斐雪派克,早在數年前就被海爾收購。
關鍵技術指標No.2:容量/體積
尺寸
前文提到滾筒洗衣機是“標準尺寸”,即外形一般是寬60cm,高85cm。不同洗衣機的大小差別在于厚度——容量越大,洗衣機越厚。因為內桶直徑不變的情況下,想增加容量只能增加深度。
消費者受限于“房”事,希望外體積盡量薄的前提下,洗滌容量越大越好。于是廠商開始在內桶直徑上做文章,近兩年有不少“大內徑”的產品上市。同樣的kg數,外觀更薄。
最值得關注的是,其烘干容量和烘干容量不一致,絕大部分烘干容量只有洗滌容量的一半多。比如10kg的洗干一體機,其烘干容量一般只有5-6kg。
關鍵技術指標No.3:自動投放系統
自動投放
很多消費者苦惱洗衣服時不知道該放多少洗衣液:放少了怕洗不干凈,放多了又怕漂不干凈,只能憑經驗隨便倒,抑或是根本忘記放洗衣液。于是,廠商很貼心地研發了洗衣液自動投放系統:一次倒入整瓶洗衣液,每次洗衣時機器會根據程序自動、精準投放適量的洗衣液,達到“最佳”洗滌效果。
電動泵,一個就要一兩百
自動投放系統是靠電動泵從洗衣液盒中抽取一定量的洗衣液,達到“精準”投放的效果。但此系統存在一個問題:只能“精準”洗衣液的量(毫升ml)。這就導致普通洗衣液和濃縮洗衣液一個樣、幾塊錢的洗衣液和百十塊的電腦洗衣液一個樣,系統只看多少ml。
這是行業難題,目前并無完美的解決方案。所以,好好想想,為了洗衣時少倒一次洗衣液,你是否樂意多花2000塊?
關鍵技術指標No.4:智能
現在市場上的智能,把放衣物進去順手按幾個按鈕的事情,變為“先下載個APP,連接配對洗衣機,OK,恭喜你可以遙控操作了”,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看似高大上,實際三個字總結:然并卵。
關鍵技術指標No.X:烘干
上半年工作需要,師兄曾跑了多家賣場進行洗衣機的市場調研。90%以上導購問顧客的第一個問題是:“要不要帶烘干功能?”。可見烘干功能已成為洗衣機市場的關鍵詞之一(師兄身處魔都,時值5-6月,可能存在樣本偏差)。
電腦獨立干衣機的比例較小暫且不論,師兄在此和大家聊聊洗干一體機。如上圖所示,就是一個熱交換的過程。在滾筒洗衣機的頂部空間加了一個風機(循環空氣),一個發熱管(加熱空氣),背部加了一個冷凝裝置(冷卻空氣,收集冷凝水)。洗干一體機的熱風出風口在門封上方,空氣流量較小,烘干效率遠低于獨立干衣機。
而洗干一體機最為人詬病的,并不是其烘干效率,而是其沒有獨立絨毛收集裝置。洗衣機內桶或冷凝管更容易殘留毛屑,加重二次污染。
廠商套路
關鍵詞1:空氣洗
10年前,三洋首次提出空氣洗的產品概念,針對衣物有些味道但又不需要水洗的場景,利用臭氧實現殺菌除味的效果。但臭氧的味道卻不被消費者所喜,還會傷及部分材質的衣物,于是,該產品泯然眾人矣。
2015年,海爾接棒重新打起“空氣洗”的大旗。不再是臭氧,而是利用熱風或高溫蒸汽達到祛除異味的效果。之后各家廠商的空氣洗方案大同小異,沒有跳出這個框框。
空氣洗的應用場景很簡單:衣物有異味但又沒有必要水洗;衣物材質不適合水洗。前者的受眾極為廣泛,比如吃完火鍋后一身火鍋味,掛起來要晾很久,利用空氣洗很快就能搞定。而且高溫蒸汽或熱風還可以讓衣物呈現蓬松柔軟的質感,羽絨服、毛巾效果絕贊(干衣機表示這是我的基本功)。
電腦劃重點:現在市面上的“空氣洗”程序只存在于洗干一體機上,單純的滾筒洗衣機上沒有。
關鍵詞2:冷水洗
冷水洗是17年開始小天鵝力推的一個主打概念,頗有些回歸初心的感覺。
在波輪時代,洗衣機并沒有加熱模塊,默認冷水(即室溫水)進行洗滌的,除非人工干預。師兄記得小時候家里冬天洗衣服,會燒點熱水倒入洗衣機,以求融化洗衣粉,讓衣物洗得更干凈。
滾筒時代,由于洗滌原理和波輪的不同,滾筒會默認先把水加熱到40度再開始洗滌,以達到較高的洗凈比。去翻翻你的衣服標簽,有多少是40度、又有多少只有30度?默認加熱洗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衣物容易褪色、變形。
小天鵝回歸“初心”,研發了滾筒冷水洗滌技術,讓滾筒洗衣機在冷水洗滌時,達到與加熱水洗滌相同的洗凈比,護形護色。實際效果師兄并未體驗,但師兄為自己褲子多次洗滌電腦后褪色嚴重苦惱已久,看到此宣傳時頗為意動。
選購建議
看到這里,你已經不需要師兄再給什么選購建議了。因為師兄的選購邏輯很簡單:
1.看電機是不是BLDC
2.根據需要選擇容量:個人習慣選擇第二檔。例如最大是10kg,就選9kg。最大12kg,就選10kg。
3.挑個自己喜歡的、順眼的,Over。
什么?你說什么品牌更好?
不存在的。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產品品類,廠商各有各的“獨門”絕技,但洗滌本身幾乎沒有什么差別。真要說道說道的話:
有錢任性:美諾Miele
外來和尚會念經:博世BOSCH、西門子SIEMENS(這兩個是一家,就是標不同);LG、三星、松下
國貨當自強:東芝Toshiba、比佛利、小天鵝、Midea(這三個是一家,同屬美的集團,依次降低);卡薩帝Casarte、海爾Haier、統帥Leader(這三個是一家,覆蓋高中低端);
持家有道:TCL、海信、威力等一眾國內二三線品牌
網絡新青年:云米VIOMI、小吉MINIJ
特立獨行:貝科Beko、大宇DAEWOO
補充:說說幾個“品牌家族”
博西: 博世和西門子合資開公司做家電,國內公司就叫博西,南京工廠叫博西華,無錫工廠叫博西威,一套班子兩個牌子。后來西門子退出家電市場,品牌繼續給博世用。因為市場定位的關系,Bosch給人感覺比西門子更NB一點。旗下廚電領域還有個高端品牌Gaggenau。
美的系: 美的收購榮事達后進入洗衣機市場,控股小天鵝后又拋棄了榮事達品牌,形成小天鵝、美的雙品牌運營;小天鵝為了競爭高端市場,推出新的高端品牌比佛利,后來被美的熱水器也拿過去用了,現在蠻尷尬的,快變成高端產品系列而不是高端品牌了。16年美的收購東芝后,東芝也加入了美的系的序列,所以我在文中寫“東芝、比佛利、小天鵝、美的”。 前幾天美的又新發布了高端新品牌COLMO,不知道是否涉及洗衣機。加上從伊萊克斯買來的廚電高端品牌AEG,美的系的品牌越來越多,不知道能不能hold過來。(最早對標海爾卡薩帝的凡帝羅哭暈在廁所,早被遺忘)
海爾系: 10年前,海爾為了往高端走,砸錢造了一個高端品牌卡薩帝,砸了十年錢,大部分消費者接受其是高端品牌了;還是10年前,為了家電下鄉,海爾新創了一個品牌統帥Leader,家電下鄉結束后,又重新包裝成互聯網品牌,主打性價比,于是形成了現在卡薩帝、海爾、統帥三個層次“分明”、覆蓋高中低端的品牌。 此外,海爾還有收購來的GE家電、AQUA(買自松下)。
惠而浦系: 惠而浦是個很有意思的公司,在國內有研發中心,但并不針對中國市場。國內市場的產品基本都是海外的改款。 旗下除了自有的惠而浦,還有14年收購來的榮事達、三洋SANYO、帝度DIQUA。你沒看錯,就是那個被美的買了幾年又還回去的榮事達。三洋被松下收購后,東南亞和日本賣給了海爾。國內的合肥三洋則賣身惠而浦。
電腦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