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應該如何改善?
焦慮癥應該如何改善?
然而,我的癥狀在2008年四川地震期間得到了意外的緩解。那時在醫院工作,住在院內的臨時棚屋里。由于忙碌于搶救、護理和轉運工作,我幾個月都沒有發作過。但地震后,我的癥狀又開始出現,只是沒有以前那么頻繁。當時我36歲,心想如果一輩子都這樣,那生活就失去了意義。
導讀然而,我的癥狀在2008年四川地震期間得到了意外的緩解。那時在醫院工作,住在院內的臨時棚屋里。由于忙碌于搶救、護理和轉運工作,我幾個月都沒有發作過。但地震后,我的癥狀又開始出現,只是沒有以前那么頻繁。當時我36歲,心想如果一輩子都這樣,那生活就失去了意義。
我是從2006年開始經歷焦慮癥的。起初,我因為心情郁悶和失眠而感到不適,后來突然出現心跳加速和氣短的癥狀,甚至有一次在醫院被上了心電監護,但所有檢查結果顯示正常。那段時間,我經常感到緊張和恐懼,尤其是晚上或小雨前后。我曾多次到醫院急診,也請教了專家,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的診斷。醫生只是給我開了安定等藥物來幫助睡眠,以及谷維素和VB6來調節神經系統。然而,我的癥狀在2008年四川地震期間得到了意外的緩解。那時我在醫院工作,住在院內的臨時棚屋里。由于忙碌于搶救、護理和轉運工作,我幾個月都沒有發作過。但地震后,我的癥狀又開始出現,只是沒有以前那么頻繁。當時我36歲,心想如果一輩子都這樣,那生活就失去了意義。2009年,我從醫院調到疾控中心從事公共衛生工作。有一天,在市精神病院看到一本書,上面描述的一個病例與我發作時的癥狀驚人地相似。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焦慮癥這個詞匯。我開始研究這種病的成因、機制、發展和治療方法,恍然大悟。我認為,要想緩解和治愈焦慮,關鍵在于調整自己的心態。每當我覺得心情郁悶或不適時,我就按照書上的建議進行自我心理暗示,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輕微的病癥,一切都會好起來。我會想象自己躺在一片青草地上,陽光溫暖,四周彌漫著花香,身邊是喜歡的風鈴花。通過這樣的嘗試,我的發作次數逐漸減少,癥狀也變得越來越輕。自2011年起,我的癥狀基本消失,偶爾的不適也能通過谷維素和VB6來緩解。近年來,我進入了更年期,除了潮熱外,沒有再出現過心慌、心悸等焦慮癥狀。我想我已經徹底戰勝了焦慮。我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同樣經歷的朋友們帶來希望,希望你們能早日康復。在2016年10月2日中午,我在洗碗時突然感到頭暈、心跳加速,一種難以描述的不適感襲來。我趕緊躺下,癥狀有所緩解。但不久后,這種癥狀又開始發作,我的血壓升高,心跳達到130多,高壓190,低壓110。我非常害怕,擔心自己的心臟出了問題。這種癥狀反復發作,尤其是在晚上或小雨前后,以及心情郁悶時。我去醫院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醫生診斷我為更年期綜合征,并給我開了降壓藥和調理焦慮癥的藥物。我了解到抗抑郁藥物的依賴性,所以決定停藥,并開始應對更年期焦慮癥的生活。在這四年多的時間里,我的癥狀時有起伏。在2016年至2019年間,我的癥狀最為嚴重,我不敢一個人在家,擔心隨時發病。但到了2019年,我的癥狀逐漸好轉,發作的頻率從過去的三四天一次減少到一兩個月一次。今年,我的癥狀幾乎消失了,但冬季來臨后,這兩個月我的發病率又有所上升。如果專注于某件事情,我幾乎可以忽略癥狀的存在。在這四年多時間里,我幾乎沒有服用抗焦慮藥物,只吃了降壓藥。我也在想,如果我一直服用抗焦慮藥物,會是什么樣子。不管怎樣,我沒有吃藥也走過來了。焦慮癥的癥狀會反復發作,吃藥只是暫時抑制了神經的活性,但對身體神經的傷害很大。許多朋友說我是靠意志力堅強走出來的,其實一直支撐我的是這樣的信念:身體在經歷更年期的大變動,就讓它變動吧。如果用藥物抑制有時會適得其反,違背了身體正常的變革,就隨它去變動吧。變更到位了,自然癥狀就會結束,身體就會恢復平靜。因此,我任由身體時不時地大變動,也沒有吃藥來抑制。幸運的是,我終于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期。對于重度焦慮癥,我認為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補充氣血,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藥物只是輔助手段。真正要好轉,關鍵在于補充足夠的氣血。只要氣血足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焦慮癥如何解決?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在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的今天,無論是哪個年齡段、哪個階層的人,都普遍感到焦慮。一些抗壓能力弱的人可能會因為受到一些刺激或打擊而形成焦慮癥,因此焦慮癥的發病率很高。目前,解決焦慮癥的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或者進行心理咨詢。然而,心理咨詢的效果并不總是明顯,導致大多數焦慮癥患者長期忍受病痛的折磨。焦慮是對未來不確定性事情的擔憂,是大腦想出來的。吃藥可以緩解癥狀,但不能改變人的認知思維。因此,吃藥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藥物起到鎮靜作用,所以吃了藥普遍會感到困倦。對于青年人來說,他們需要上課學習,需要投身工作,吃藥長期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還可能損傷肝腎。解決焦慮最好的方法是改變大腦的不合理認知,解決某些環境下的自動化思維,改變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的性格。只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焦慮就會逐漸降低、緩解,直至消失。焦慮消失了,癥狀也就消失了。焦慮癥是這樣的調整思路,而其他常見的心理疾病,如強迫癥、疑病癥、恐怖癥、抑郁癥等,基本上都是以焦慮為主要情緒體驗的,并且發病根源是焦慮。焦慮會伴隨整個發病過程,只要解決了焦慮,就能消除癥狀,回歸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狀態。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嚴重的焦慮癥,看醫生吃中藥效果不佳。有一天,她在單位看到有人打羽毛球,突然喜歡上了這項運動。她開始每天中午打羽毛球,每次都出汗很多。漸漸地,她發現自己不再失眠,睡眠質量很好,脾氣也變得溫和了。應該是運動治好了她的焦慮癥。一、學會克服自己的緊張情緒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多多少少會產生緊張感,很多人能夠適應這種緊張并適時排解,但有些人不能及時排解,導致越來越緊張。緊張之后容易胡思亂想,產生負面情緒,產生焦慮。因此,去除焦慮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緊張情緒。二、學會接受不確定性生活中每件事都有不可預知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要學會接受失敗帶來的成長感,也要接受成功帶來的喜悅感,不能大喜大悲,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積極面對生活。三、宣泄壓力如果意識到某一時期出現焦慮感,可以找張紙將這些焦慮感都記錄下來,用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這樣緊張感和焦慮感自然會消失。四、美食愉悅心情精神差的時候就需要強大的身體素質去支撐,無論有多緊張,我想是沒有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感到緊張,可以約朋友一起吃頓飯,聊聊天。累了之后再好好睡一覺。現在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難免給心理造成負擔。建議先去檢查確診,看病情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吃藥。現在生活質量提高了,一些新名詞、新病種也逐漸出現了,如焦慮癥、抑郁癥、潔癖等。這些癥狀到底算不算是病,它只能從你的言行舉止中去判斷,沒有一種特定的測量工具,例如體溫計,可以測量發燒與否。放松你的心態,不要讓自己活得太有規律性,找朋友和家人敞開心扉多交流,有些事情不要一個人自己扛,真的會把自己憋出病來。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在工作中提升自己,讓同事及家人對你有所肯定,這樣對你的幫助也非常大。焦慮是每個人偶爾都會出現的一個情緒上的變化,遇到一些特殊的、難以處理的事情,都會出現焦慮。但是,焦慮癥就比較嚴重了,不是偶爾出現的,而是一種持續存在的低落的煩躁的不安狀態,這就需要做及時的調整,通過親人的幫助,心理疏導,環境的改變,自己的克制,合理的安排,排除焦慮的狀態。只要用心,會有所改變的。
焦慮癥應該如何改善?
然而,我的癥狀在2008年四川地震期間得到了意外的緩解。那時在醫院工作,住在院內的臨時棚屋里。由于忙碌于搶救、護理和轉運工作,我幾個月都沒有發作過。但地震后,我的癥狀又開始出現,只是沒有以前那么頻繁。當時我36歲,心想如果一輩子都這樣,那生活就失去了意義。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