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個成語解釋及出處
200個成語解釋及出處
1、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yǎng)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yōu)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出處:唐·柳宗元《馬退山茅亭記》:“蓋天鐘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2、虛懷若谷;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3、聞名遐邇;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出處:《南齊書·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4、家喻戶曉;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出處:《茄巖漢書·劉輔傳》:“天下不可戶曉。”宋·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喻)戶曉。”。5、譽滿天下;美好的名聲天下皆知。
導(dǎo)讀1、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yǎng)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yōu)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出處:唐·柳宗元《馬退山茅亭記》:“蓋天鐘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2、虛懷若谷;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3、聞名遐邇;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出處:《南齊書·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4、家喻戶曉;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出處:《茄巖漢書·劉輔傳》:“天下不可戶曉。”宋·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喻)戶曉。”。5、譽滿天下;美好的名聲天下皆知。
成語解釋及出處列舉如下:1、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yǎng)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yōu)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出處:唐·柳宗元《馬退山茅亭記》:“蓋天鐘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2、虛懷若谷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3、聞名遐邇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出處:《南齊書·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4、家喻戶曉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出處:《茄巖漢書·劉輔傳》:“天下不可戶曉。”宋·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喻)戶曉。”5、譽滿天下美好的名聲天下皆知。出處:唐·李華《唐揚州功曹蕭穎士文集序》:“君七歲,能誦數(shù)經(jīng),背碑覆局,十歲以文章知名,十五譽滿天下。”6、舉世矚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出處:《國語·晉語》:“則恐國人之矚目于我也。”7、學(xué)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xué)識豐富。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凳氏多方,其書五車。”8、錦繡前程象錦繡那樣的前程。形容前途十分美好。出處: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想著咱錦繡前程,十分恩愛。”9、前程似錦形容前途如錦繡一樣十分美好,多用于祝福語。出處: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想著咱錦繡前程,十分恩愛。”10、平步青云平:平穩(wěn);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出處:《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11、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12、氣宇軒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風(fēng)度不凡。出處:宋?蔡絳《鐵圍山叢談》卷三:“林中書彥振攄棗納散氣宇軒昂。”
200個成語解釋及出處
1、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yǎng)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yōu)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出處:唐·柳宗元《馬退山茅亭記》:“蓋天鐘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2、虛懷若谷;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3、聞名遐邇;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出處:《南齊書·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聞。”。4、家喻戶曉;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出處:《茄巖漢書·劉輔傳》:“天下不可戶曉。”宋·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喻)戶曉。”。5、譽滿天下;美好的名聲天下皆知。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