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閣丹崖上的懸空寺是什么樣的?
飛閣丹崖上的懸空寺是什么樣的?
2.到了明、清時期,經過不斷的建設,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筑群。3.其中,啟陵的建筑尤為著名,被譽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而懸空寺便是這些建筑中最為人所知的。4.懸空寺位于山西省深源縣城南400米處,座落在恒山主峰的峭壁上,東西兩面是天峰嶺和翠屏山,中間是金龍峽。5.該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6.在金、明、清三代,懸空寺經歷了重修,從最初的玄空寺更名為現在的懸空寺。7.現有的大小殿宇40間,都是在山崖上鑿出的凹進地基上建造的,看起來就像是鑲嵌在崖壁上一樣。8.懸空寺上頂青天白云,下臨萬仞峭壁,從遠處看,就像是瓊樓玉宇從天而降,十分壯觀。9.寺內的兩座三層樓閣式建筑通過30米的棧道相聯接,中間還建有重檐樓閣,給人以危如累卵之感。
導讀2.到了明、清時期,經過不斷的建設,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筑群。3.其中,啟陵的建筑尤為著名,被譽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而懸空寺便是這些建筑中最為人所知的。4.懸空寺位于山西省深源縣城南400米處,座落在恒山主峰的峭壁上,東西兩面是天峰嶺和翠屏山,中間是金龍峽。5.該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6.在金、明、清三代,懸空寺經歷了重修,從最初的玄空寺更名為現在的懸空寺。7.現有的大小殿宇40間,都是在山崖上鑿出的凹進地基上建造的,看起來就像是鑲嵌在崖壁上一樣。8.懸空寺上頂青天白云,下臨萬仞峭壁,從遠處看,就像是瓊樓玉宇從天而降,十分壯觀。9.寺內的兩座三層樓閣式建筑通過30米的棧道相聯接,中間還建有重檐樓閣,給人以危如累卵之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02576652.jpg)
1. 恒山,作為我國道教的圣地,自漢代起就有寺廟建筑的蹤跡。2. 到了明、清時期,經過不斷的建設,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筑群。3. 其中,啟陵的建筑尤為著名,被譽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而懸空寺便是這些建筑中最為人所知的。4. 懸空寺位于山西省深源縣城南400米處,座落在恒山主峰的峭壁上,東西兩面是天峰嶺和翠屏山,中間是金龍峽。5. 該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6. 在金、明、清三代,懸空寺經歷了重修,從最初的玄空寺更名為現在的懸空寺。7. 現有的大小殿宇40間,都是在山崖上鑿出的凹進地基上建造的,看起來就像是鑲嵌在崖壁上一樣。8. 懸空寺上頂青天白云,下臨萬仞峭壁,從遠處看,就像是瓊樓玉宇從天而降,十分壯觀。9. 寺內的兩座三層樓閣式建筑通過30米的棧道相聯接,中間還建有重檐樓閣,給人以危如累卵之感。10. 當地的民謠中描述懸空寺:“金龍峽,巖似削,懸空寺,馬尾吊”,“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生動地展現了它的驚險與神奇。11. 古詩中也對懸空寺進行了描繪:“飛閣丹崖上,白云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道沒云中”,形象地表達了它的美麗與壯觀。12. 懸空寺的結構穩定性得益于每層插入崖石的木梁,層間立柱以及嵌固在峭壁上的斜撐,它們相互連接成一整體。13. 經歷了多次的風雨侵襲和強烈地震,懸空寺依舊完好無缺,這充分展示了古代匠師們運用力學原理解決復雜結構問題的智慧與技藝。14. 石碑上的記載揭示了懸空寺修建的艱辛:工匠們山下加工好所有構件,繞行幾十里運至寺頂山頭,再用人帶料的方式吊下半崖,經過數年的努力才完成了重修。詳情
飛閣丹崖上的懸空寺是什么樣的?
2.到了明、清時期,經過不斷的建設,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筑群。3.其中,啟陵的建筑尤為著名,被譽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而懸空寺便是這些建筑中最為人所知的。4.懸空寺位于山西省深源縣城南400米處,座落在恒山主峰的峭壁上,東西兩面是天峰嶺和翠屏山,中間是金龍峽。5.該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6.在金、明、清三代,懸空寺經歷了重修,從最初的玄空寺更名為現在的懸空寺。7.現有的大小殿宇40間,都是在山崖上鑿出的凹進地基上建造的,看起來就像是鑲嵌在崖壁上一樣。8.懸空寺上頂青天白云,下臨萬仞峭壁,從遠處看,就像是瓊樓玉宇從天而降,十分壯觀。9.寺內的兩座三層樓閣式建筑通過30米的棧道相聯接,中間還建有重檐樓閣,給人以危如累卵之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