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7日的陰歷、陽歷、農歷分別是?
1994年11月7日的陰歷、陽歷、農歷分別是?
陽歷:1994-11-7 周一。陰歷/農歷:狗年(甲戍年),十月初五 ,立冬。陰歷全稱“太陰歷”或“純陰歷”。陰歷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歷”,簡稱“陰歷”。陰歷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歷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導讀陽歷:1994-11-7 周一。陰歷/農歷:狗年(甲戍年),十月初五 ,立冬。陰歷全稱“太陰歷”或“純陰歷”。陰歷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歷”,簡稱“陰歷”。陰歷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歷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02577152.jpg)
1994年11月7日的陰歷、陽歷、農歷分別是?陽歷:1994-11-7 周一陰歷/農歷:狗年(甲戍年),十月初五 ,立冬陰歷全稱“太陰歷”或“純陰歷”。陰歷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歷”,簡稱“陰歷”。陰歷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歷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陰歷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回歸年無關。因此,陰歷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歷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借月相判斷日期是很方便的。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歷法大都先有陰歷后有陽歷。但是,由于陰歷與回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后來便逐漸被淘汰。現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一種稱為“回歷”的陰歷以外,其他國家已經廢棄不用。此外,1912年我國采用“公歷”安排月日后,人們就把公歷稱為“陽歷”,而把同時并存于民間的傳統的“夏歷”通俗地稱之為“陰歷”。陽歷即太陽歷,也就是公歷,它是國際通用的。我國自民國元年起采用陽歷,為與我國舊有之歷相對稱,陽歷又稱“新歷”。陽歷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為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陽歷每年分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規定7月以前,單月為大月,雙月為小月;8月以后,雙月為大月,而單月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時48分46秒,只至四年約滿一天,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這一年叫閏年,所以閏年的2月有29天。陽歷原來是古代埃及人制訂的,后來傳入歐洲,最初規定單月為大月,每月31天;雙月為小月,每月天。但這與回歸年多出將近一日,遂把二月減去一日,改為29天。凱撒死后,其侄奧古斯都即位,他生于小月八月,為顯皇威,遂把8月改為大月。這樣一年又多出一天,于是又把二月減去一天,成為28天,其他有些月份也做了相應的變動。這樣的陽歷歷法,叫做奧古斯都歷。這種歷法,搞亂了歷月制度。陽歷的評價 陽歷的歷年與回歸年十分接近,與季節和節氣吻合,便于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所以世界各國普遍采用。但由于奧古斯都搞亂了陽歷的歷月制度,而且格里歷本身也并不十分完美,所以對陽歷正在探索改革中。針對格里歷的不足,聯合國提出從下個世紀開始,將實行新的《世界歷》。如欲將陽歷日期換算成陰歷日期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其一是查《新編萬年歷》,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陰歷幾日?翻開萬年歷6月10日是陰歷十一,則逆推6月8日是陰歷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陰歷日期:設:公元年數-1977(或1901)=4Q+R則:陰歷日期=14Q+10.6(R+1)+年內日期序數-29.5n(注:式中Q、R、n均為自然數,R<4)例:1994年5月7日的陰歷日期為:1994-1977=17=4×4+1故:Q=4,R=1 則:5月7日的陰歷日期為:14×4+10.6(1+1)+(31+28+31+30+7)-29.5n=204.2- 29.5n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數6......27.2,6即是n值,余數27即是陰歷二十七日。詳情
1994年11月7日的陰歷、陽歷、農歷分別是?
陽歷:1994-11-7 周一。陰歷/農歷:狗年(甲戍年),十月初五 ,立冬。陰歷全稱“太陰歷”或“純陰歷”。陰歷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歷”,簡稱“陰歷”。陰歷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歷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