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圖片參數不正確
u盤圖片參數不正確
結果不搜不知道,一搜還真的大吃一驚,輸入“U盤”關鍵字,引入眼簾的“2TB大內存、USB3.0、不到30塊錢的價格”,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了解它。沒錯,我沒有忍住誘惑,我點進去了解它了,被它的高性能參數、高性價比的價格以及描述所吸引住了,除了2TB+USB3.0,還支持30天試用、兩年換新、五年固保,至少產品頁面是這樣寫的。所以,我被打動了,選擇了下單,總共花了39塊錢。我承認,我我被打動的根本原因是貪便宜,還有一些好奇,明知道是個坑,但依然往里跳,想看這個坑有多深。發貨和快遞挺快的,兩天的時間就收到了,收到U盤之后,有一點小驚喜,材質是真金屬的,還送了一個A口和一個C口的轉接頭,再加一個硅膠保護套。這樣一看,是不是還覺得挺值的。接下來看有沒有翻車,就要看U盤的表現了。
導讀結果不搜不知道,一搜還真的大吃一驚,輸入“U盤”關鍵字,引入眼簾的“2TB大內存、USB3.0、不到30塊錢的價格”,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了解它。沒錯,我沒有忍住誘惑,我點進去了解它了,被它的高性能參數、高性價比的價格以及描述所吸引住了,除了2TB+USB3.0,還支持30天試用、兩年換新、五年固保,至少產品頁面是這樣寫的。所以,我被打動了,選擇了下單,總共花了39塊錢。我承認,我我被打動的根本原因是貪便宜,還有一些好奇,明知道是個坑,但依然往里跳,想看這個坑有多深。發貨和快遞挺快的,兩天的時間就收到了,收到U盤之后,有一點小驚喜,材質是真金屬的,還送了一個A口和一個C口的轉接頭,再加一個硅膠保護套。這樣一看,是不是還覺得挺值的。接下來看有沒有翻車,就要看U盤的表現了。
u盤圖片參數不正確(u盤圖片參數不正確怎么辦)云服務發快速發展,把很多的數據儲存都搬到線上,隨用隨取,而U盤已經多年沒用過了。前段時間,因為工作需要,就一定要用到U盤,想著一個U盤可能一兩年才用一次,就沒有必要去花很貴的錢去買個好的,遂決定去拼多多買一個50塊以內的U盤。結果不搜不知道,一搜還真的大吃一驚,輸入“U盤”關鍵字,引入眼簾的“2TB大內存、USB3.0、不到30塊錢的價格”,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了解它。沒錯,我沒有忍住誘惑,我點進去了解它了,被它的高性能參數、高性價比的價格以及描述所吸引住了,除了2TB+USB3.0,還支持30天試用、兩年換新、五年固保,至少產品頁面是這樣寫的。所以,我被打動了,選擇了下單,總共花了39塊錢。我承認,我我被打動的根本原因是貪便宜,還有一些好奇,明知道是個坑,但依然往里跳,想看這個坑有多深。發貨和快遞挺快的,兩天的時間就收到了,收到U盤之后,有一點小驚喜,材質是真金屬的,還送了一個A口和一個C口的轉接頭,再加一個硅膠保護套。這樣一看,是不是還覺得挺值的。接下來看有沒有翻車,就要看U盤的表現了。主要檢查兩個方面,2TB和USB3.0。其實我是有個心理預期的,這個U盤不可能有2TB的,至于USB3.0,還抱有少許希望。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驗證。包裝很簡陋,就一個小塑料裝起來,U盤上面沒有logo,只有“2TB”、“USB3.0”字樣。插進電腦,可以明顯地看到有2TB的內存,通過查看磁盤屬性也能查看到,一般的辦法肯定是發現不了問題所在。接下來就往里面復制了一個1.5GB的文件,是可以復制到里面去的,看沒問題題之后,就直接往里面復制了一個130GB的超大文件,這一試,這貨還沒有現出原形,只是速度懸崖式的下跌,跌到了幾十KB,顯示所需時間8小時,難道說它的實際內存超過了128GB?沒辦法,就只能下載軟件mydisktest去直接檢測它是不是擴容的,可意外的是,軟件想要檢測它的時候,就被意外退出。起初我以為只是軟件偶然崩潰,但直到我試了不下十次之后,中途也換了軟件版本,都不行,才醒悟過來,可能廠家已經對U盤做了手腳,讓主流的這個軟件不能去檢測。于是我找同時借了一個品牌的U盤,插上第一次就能正常檢測,這也證實了我的想法。電腦既然mydisktest被U盤廠家做了手腳被屏蔽掉了,那就只能另想他法。于是用到了360U盤鑒定器,點擊軟件就能開始檢測,過程很正常,也很快就檢測出來了,U盤一下就現出原形了,只有64GB。為了保證能檢測準確,我又檢測了借的品牌U盤,檢測結果是準確的。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這款2TB U盤是擴容過的,2TB縮水成64GB,相差了31倍。好在沒有縮成16GB,如果說是64GB+USB3.0的話,這樣的價格也還能勉強接受。那究竟是真的USB3.0嗎?在通過拷貝數據的時候就發現,速度是真的有些慢,在復制1.5GB數據的時候,能維持在17-19MB/s左右,真個過程波動比較小(兩次波動后就穩定住了),但在復制130GB數據的時候,傳輸速率沒有超過10MB/s,時間越久,速率就被限制得越低,幾十KB這樣的傳輸。電腦出現這樣的原因,我想是廠家通過限制傳輸的速度,讓大于U盤實際內存的數據傳不進去,這樣就不會提示U盤已滿而被發現擴容的問題,不得不說,現在的廠家也是越來越聰明了。一般USB3.0的實際傳輸速率在150MB/s左右,很顯然這個U盤不是USB3.0協議的,從實際的測試來看,沒有超過20MB/s的,說明連USB2.0都跟不上(USB2.0的實際速率20-30MB/s),很大程度上說明這個U盤用的是二手回收顆粒。為了再次驗證,通過ChipEasy這款軟件來檢測,顯示結果也證明我之前的說法是正確的,協議是USB2.0無疑,至于為何廠家敢寫USB3.0,估計就是用Disk 3.0來忽悠普通人的。另外,通過檢查U盤的接口,也可以判斷這款U盤是USB2.0的,USB3.0的是9針腳的,而USB2.0的是4針腳,這款U盤就是4針腳的,做了一個USB3.0藍色的樣子。電腦通過以上深入的了解,而可以確定的是,這就是一款擴容虛標的2TB USB3.0 U盤,上架虛標這些參數,就是為了抓眼球。之后又去京東自營店看下了金士頓品牌U盤,結果同樣是64GB的內存,而且還是USB3.2,價格是需要29.9元,便宜了10塊錢,這樣來看,拼多多的這款“2TB U盤”一點也不便宜,果斷就下手了54.9元的金士頓128GB的這款U盤,畢竟品牌的還是有保障些。在買東西的時候,不要被一些字眼給吸引住了,商家也正是利用這一點次刺激消費者購買,像這樣的2TB U盤,銷量我看還不少呢。總結下,拼多多的東西不一定都便宜,就像這款U盤樣,實際是貴了不少,還不是品牌的,這還只是我們能看到的,在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有沒有偷工減料,想要用得放心、用的時間長些,就盡量選擇品牌的,并且價格也給不了多少,甚至有些還便宜些。電腦 電腦
u盤圖片參數不正確
結果不搜不知道,一搜還真的大吃一驚,輸入“U盤”關鍵字,引入眼簾的“2TB大內存、USB3.0、不到30塊錢的價格”,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了解它。沒錯,我沒有忍住誘惑,我點進去了解它了,被它的高性能參數、高性價比的價格以及描述所吸引住了,除了2TB+USB3.0,還支持30天試用、兩年換新、五年固保,至少產品頁面是這樣寫的。所以,我被打動了,選擇了下單,總共花了39塊錢。我承認,我我被打動的根本原因是貪便宜,還有一些好奇,明知道是個坑,但依然往里跳,想看這個坑有多深。發貨和快遞挺快的,兩天的時間就收到了,收到U盤之后,有一點小驚喜,材質是真金屬的,還送了一個A口和一個C口的轉接頭,再加一個硅膠保護套。這樣一看,是不是還覺得挺值的。接下來看有沒有翻車,就要看U盤的表現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