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89388352.jpg)
1. 慢跑姿勢看似怪異,實則有助于節省體力。這種跑步方式步伐小而頻率快,相比大步跑更不易導致肌肉酸痛。2. 正確的跑步動作應保持兩肩稍提,兩臂彎曲成90度,前后擺動幅度小而稍有上下彈動。肩部稍抬高,大腿前抬較高,后蹬充分,步幅大而有彈性。這樣的姿勢不僅能使腹部肌肉緊張、內收上提,還有助于呼吸均勻、細長、充分而有節奏。3. 跑步時應盡量用腳板的前半部踏地,而非腳跟。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運用腿肌,幫助身體躍起。4. 跑步完畢后,進行拉筋運動有助于松弛緊繃的肌肉。5. 慢跑的正確姿勢應保持上肢放松,下肢有彈性,以防止受傷。慢跑時的速度不必太快,以一種不勉強的速度,在輕松的狀態下鍛煉即可。6. 肩部應保持放松,避免含胸。自然擺臂,呼吸均勻,兩步或三步一呼一吸,有利于調節肺部功能。7. 身體前傾時,幅度應以自然、舒適為宜。過分前傾會增加背部肌肉負擔;過分后仰會導致胸腹部肌肉緊張。8. 軀干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部和膝部前擺、擺正,而非上抬,以避免側向動作導致膝關節受傷。9. 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沖。10. 腳落地時用前腳掌柔和地著地。11. 慢跑時,應保持動作自然放松,呼吸深長而有節奏,不要憋氣。速度不宜太快,不要快跑或沖刺。保持均勻的速度,以主觀上不覺得難受、不喘粗氣、不面紅耳赤,能邊跑邊說話的輕松氣氛為宜。12. 慢跑時每分鐘心率不超過180減去年齡數為宜。例如,60歲的人慢跑時的心率以每分鐘180—60=120次為宜。慢性病患者跑的速度還可適當降低,距離也可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