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98078152.jpg)
1. 先秦時期,古錢幣的鑄幣形式包括象形金屬鑄貝(無文金屬貝)、金屬斧(空首布和布錢體系)、蟻鼻錢(鬼臉錢)等。春秋戰國時期,鑄幣形制和鑄造方法由象形向抽象演變,形成了貝幣、布幣、刀幣、圓錢、楚金等五大類。2. 秦漢新莽時期,秦滅六國后,統一貨幣為秦半兩。漢代,貨幣制度多次改變,鑄行了各種減重貨幣。王莽時期,貨幣制度頻繁改動,莽錢體制與法定信用背道而馳,導致貨幣信用衰落。3.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時期,魏蜀吳三國分別鑄幣,恢復貨幣信用。南北朝時期,貨幣制度多元,金屬重量的信用受到挑戰。隋文帝整頓幣制,恢復金屬信用。4. 唐五代十國宋時期,唐高祖廢五銖,鑄開元通寶,標志著貨幣信用較為穩定的時期。兩宋時期,鑄幣形式多樣,鐵錢鑄造和行用規模擴大,金銀地位顯要,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可兌換紙幣。5. 遼西夏金元時期,遼、西夏、金、元等朝代的貨幣體系高度漢化。金、元兩朝以紙鈔為主要流通貨幣,銀制錢幣與紙鈔并用。6. 明清民國時期,明代初期以大明寶鈔行天下,但金屬信用逐漸占據主導。清代發展了銀銅復本位體制,鑄幣權分散。清末民初,貨幣體系龐雜,包括鑄幣、機制幣、仿西洋貨幣、鈔票等。7. 現在,第五套人民幣包括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等面額,1元紙幣的發行是對硬幣的補充,與現行人民幣混合流通,具有同等的貨幣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