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語》記載:“民之大事在農”,這句話凸顯了農業對于民眾生活的根本性作用,強調了農業的重要性。2. 王禎,元代農業機械學家,他曾言:“農,天下之大本”,進一步強調了農業作為國家基礎產業的重要性。3. 桓寬,漢代文學家,他認為:“工不出則農用乏”,這句話說明了工業的發展與農業的密切關系,農業機械的制造對農業生產至關重要。4. 荀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在《荀子·修身》中提到:“良農不為水旱不耕”,即使面對自然災害,優秀的農夫也不會放棄耕作,體現了農業工作者堅韌不拔的精神。5. 桓寬,漢代文學家,他曾說:“農,天下之大業也”,再次確認了農業作為國家重要行業的地位。6. 諸葛亮,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提出:“勸農業,無奪其時”,強調了農業生產要及時,不可錯失農時。7. 蘇軾在《乞免五谷力勝稅錢札子》中寫道:“豐兇相濟,農末雹鉛皆利”,他主張通過調節豐年和荒年的關系,使農業和其他行業都能受益。8. 房玄齡,唐朝開國宰相,在《晉書》中提到:“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指明了農業是國家大綱中最為重要的部分。9. 唐太宗李世民強調:“食為人天,農為正本”,明確了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農業是國家穩定的根本。10. 王符,東漢政論家、文學家,他認為:“富民者,以農桑為本”,強調了農業與絲綢制造業是國家富裕的基礎。11. 李塨,清初哲學家,說:“農,助天地以生衣食者”,將農業視為人類提供食物衣物的根本途徑。12. 墨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在《墨子·非儒下》中提到:“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指出官吏治理和國家農事對于防止貧窮和動亂的重要性。13.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錢博》中說:“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萊惡”,形象地說明了除去雜草對于獲得好收成的重要性,也可用于比喻除惡扶善的重要性。14.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在《史記·孝文本紀》中記載漢文帝的話:“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強調了農業作為國家根本產業的重要性,并提出親自參與耕種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