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是什么時候發射的?
嫦娥一號是什么時候發射的?
衛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目前衛星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在這個階段,電性星和結構星兩顆初樣衛星將進行衛星測試。電性星主要用于測試帶有電子性能的設備,而結構星則用于檢驗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溫度控制設計的有效性。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制造已完成,預計年底前將開始整星測試,隨后將進入“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制。初樣測試階段將持續到明年6月,隨后將開始正樣星的研制。同時,負責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開始生產。為提高火箭的可靠性,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41項可靠性設計。技術難點包括。1.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序控制。2.衛星姿態控制的三矢量控制。3.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4.遠距離測控源指向與通信。
導讀衛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目前衛星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在這個階段,電性星和結構星兩顆初樣衛星將進行衛星測試。電性星主要用于測試帶有電子性能的設備,而結構星則用于檢驗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溫度控制設計的有效性。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制造已完成,預計年底前將開始整星測試,隨后將進入“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制。初樣測試階段將持續到明年6月,隨后將開始正樣星的研制。同時,負責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開始生產。為提高火箭的可靠性,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41項可靠性設計。技術難點包括。1.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序控制。2.衛星姿態控制的三矢量控制。3.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4.遠距離測控源指向與通信。
2007年10月24日18點05分04秒,“嫦娥一號”衛星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顆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嫦娥命名,是中國月球探測計劃的第一步,旨在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的物質元素分布,探測月壤厚度,以及研究地月空間環境。衛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目前衛星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在這個階段,電性星和結構星兩顆初樣衛星將進行衛星測試。電性星主要用于測試帶有電子性能的設備,而結構星則用于檢驗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溫度控制設計的有效性。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制造已完成,預計年底前將開始整星測試,隨后將進入“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制。初樣測試階段將持續到明年6月,隨后將開始正樣星的研制。同時,負責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開始生產。為提高火箭的可靠性,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41項可靠性設計。技術難點包括:1. 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序控制2. 衛星姿態控制的三矢量控制3. 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4. 遠距離測控源指向與通信“嫦娥一號”衛星由衛星平臺和有效載荷組成。衛星平臺基于東方紅三號技術,科研人員對其結構、推進、電源、測控和數傳等八個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修改。有效載荷包括CCD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太陽宇宙射線監測器和低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探測儀器。發射后,衛星將用8至9天時間完成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飛行,執行科學探測任務。主要科學任務包括為月球“畫像”,獲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體圖像,分析月球表面的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分布,探測月壤厚度,以及研究地月空間環境?!版隙鹨惶枴毙l星的設計壽命為一年,執行任務后將不再返回地球。
嫦娥一號是什么時候發射的?
衛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目前衛星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在這個階段,電性星和結構星兩顆初樣衛星將進行衛星測試。電性星主要用于測試帶有電子性能的設備,而結構星則用于檢驗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溫度控制設計的有效性。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制造已完成,預計年底前將開始整星測試,隨后將進入“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制。初樣測試階段將持續到明年6月,隨后將開始正樣星的研制。同時,負責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開始生產。為提高火箭的可靠性,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41項可靠性設計。技術難點包括。1.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序控制。2.衛星姿態控制的三矢量控制。3.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4.遠距離測控源指向與通信。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