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屬于中國的南方地區,坐落于浙江省東部,長江三角洲南翼。寧波市政府所在地為海曙區,全市面積達到9365平方公里,擁有約607萬人口。在2006年的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中,寧波位列第四,其GDP總值為2864.49億元,人均GDP為6568美元。電話區號為0574,郵政編碼為315000。寧波下轄6個區和3個市,2個縣,市樹是樟樹,市花是茶花。寧波,簡稱甬,不僅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城市,而且是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享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利,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認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它是浙江省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擁有中國第二大貨物吞吐量港口和第四大貨柜吞吐量港口。寧波歷史悠久,擁有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如田螺山遺址(距今約9000年)和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至6500年),是全球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自夏朝以來,寧波歷經鄞、越、楚等多個朝代的統治。在秦朝時期,寧波屬于會稽郡,設有鄞、鄮、句章三縣。唐朝在738年設立明州,管轄鄮、慈溪、奉化、翁山四縣。宋朝和元朝時期,寧波成為重要的沿海制置使司和慶元府所在地。明朝時期,寧波府的名稱確立,并一直沿用至今。1927年,鄞縣城區設立寧波市,此后不斷發展壯大,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1986年寧波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寧波以港口為中心,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商埠。唐朝時期,寧波已經成為與多個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宋元時期,寧波與泉州一同成為東亞的大港。明清時期,寧波在抗擊倭寇和多次海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鴉片戰爭后,寧波成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近代以來,寧波的工商業發展迅速,北侖港成為深水良港,2006年與舟山港合并,成立寧波舟山港,吞吐量居世界第三。寧波在東亞佛教傳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的鑒真和高僧最澄,以及曹洞宗的祖庭天童寺都與寧波有著密切的聯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