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民的經濟狀況
朝鮮人民的經濟狀況
2.國土由半島及其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地形多山,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3.朝鮮與中國、俄羅斯接壤,海岸線長約2495公里。4.自1947年起,朝鮮實施國民經濟建設計劃。5.1957年至1961年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61年起實行七年計劃,到1970年完成。6.1971年開始六年計劃,1976年完成,隨后實施第二個七年計劃(1978-1984年)和第三個七年計劃(1987-1993年)。7.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朝鮮推行千里馬運動,改變經濟模式,推廣大安工作體系,建立新的經濟體制。8.經濟建設中,朝鮮取得顯著成就,1986年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400美元。9.1977年至1984年第二個七年計劃期間,工業總產值增加1.2倍,年均增長率為12.1%。
導讀2.國土由半島及其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地形多山,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3.朝鮮與中國、俄羅斯接壤,海岸線長約2495公里。4.自1947年起,朝鮮實施國民經濟建設計劃。5.1957年至1961年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61年起實行七年計劃,到1970年完成。6.1971年開始六年計劃,1976年完成,隨后實施第二個七年計劃(1978-1984年)和第三個七年計劃(1987-1993年)。7.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朝鮮推行千里馬運動,改變經濟模式,推廣大安工作體系,建立新的經濟體制。8.經濟建設中,朝鮮取得顯著成就,1986年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400美元。9.1977年至1984年第二個七年計劃期間,工業總產值增加1.2倍,年均增長率為12.1%。
1.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位于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人口約2415萬。2. 國土由半島及其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地形多山,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3. 朝鮮與中國、俄羅斯接壤,海岸線長約2495公里。4. 自1947年起,朝鮮實施國民經濟建設計劃。5. 1957年至1961年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61年起實行七年計劃,到1970年完成。6. 1971年開始六年計劃,1976年完成,隨后實施第二個七年計劃(1978-1984年)和第三個七年計劃(1987-1993年)。7.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朝鮮推行千里馬運動,改變經濟模式,推廣大安工作體系,建立新的經濟體制。8. 經濟建設中,朝鮮取得顯著成就,1986年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400美元。9. 1977年至1984年第二個七年計劃期間,工業總產值增加1.2倍,年均增長率為12.1%。10. 1987年至1993年第三個七年計劃期間,工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4.9%。11. 然而,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由于前蘇聯東歐發生劇變,朝鮮經濟體制僵化,經濟出現萎縮。12. 為扭轉局面,朝鮮開始擴大對外經貿合作,1984年宣布對外開放,1991年設立自由貿易區。13. 2002年設立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和金剛山旅游特區,推動經濟發展。14. 目前,朝鮮經濟面臨資金和技術缺乏等問題,糧食供應形勢嚴峻。15. 朝鮮農業用地共有185萬公頃,其中純糧食種植面積僅約160萬公頃。16. 朝鮮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2001年對外貿易總額為22.7億美元。17. 朝鮮擁有工業基礎雄厚、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素質高等優勢。18. 政府采取積極措施,如加大開放力度,設立自由貿易區、經濟特區,擴大與韓國等國的經濟合作范圍。19. 朝鮮爭取國際社會在糧食問題上的援助,期待走出經濟低迷狀態。詳情
朝鮮人民的經濟狀況
2.國土由半島及其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地形多山,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3.朝鮮與中國、俄羅斯接壤,海岸線長約2495公里。4.自1947年起,朝鮮實施國民經濟建設計劃。5.1957年至1961年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61年起實行七年計劃,到1970年完成。6.1971年開始六年計劃,1976年完成,隨后實施第二個七年計劃(1978-1984年)和第三個七年計劃(1987-1993年)。7.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朝鮮推行千里馬運動,改變經濟模式,推廣大安工作體系,建立新的經濟體制。8.經濟建設中,朝鮮取得顯著成就,1986年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400美元。9.1977年至1984年第二個七年計劃期間,工業總產值增加1.2倍,年均增長率為12.1%。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