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鹽鐵論》中的名句,蘊藏了大道理!
盤點《鹽鐵論》中的名句,蘊藏了大道理!
1.";賤不害智,貧不妨行。"。這句話出自《鹽鐵論·地廣》。在這里,“賤”指的是地位低微,“貧”指的是經濟貧困。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地位低并不影響他的智慧,經濟貧困也不妨礙他的行動。這句話告訴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智慧和行為,不能僅僅基于他的社會地位或經濟狀況。2.";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于人。"。這句話出自《鹽鐵論·險固》。意思是說,如果有準備,就能控制別人;如果沒有準備,就只能被別人控制。這句話強調了“有備無患”的重要性。3.";治家非一寶,治國非一道。"。
導讀1.";賤不害智,貧不妨行。"。這句話出自《鹽鐵論·地廣》。在這里,“賤”指的是地位低微,“貧”指的是經濟貧困。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地位低并不影響他的智慧,經濟貧困也不妨礙他的行動。這句話告訴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智慧和行為,不能僅僅基于他的社會地位或經濟狀況。2.";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于人。"。這句話出自《鹽鐵論·險固》。意思是說,如果有準備,就能控制別人;如果沒有準備,就只能被別人控制。這句話強調了“有備無患”的重要性。3.";治家非一寶,治國非一道。"。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4/wz/18551595252.jpg)
《鹽鐵論》是中國西漢時期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以下是文中的名句及其蘊藏的大道理:1. "賤不害智,貧不妨行。"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地廣》。在這里,“賤”指的是地位低微,“貧”指的是經濟貧困。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地位低并不影響他的智慧,經濟貧困也不妨礙他的行動。這句話告訴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智慧和行為,不能僅僅基于他的社會地位或經濟狀況。2. "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于人。"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險固》。意思是說,如果有準備,就能控制別人;如果沒有準備,就只能被別人控制。這句話強調了“有備無患”的重要性。3. "治家非一寶,治國非一道。"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力耕》。在這里,“寶”指的是好的方法,“道”指的是途徑或方法。意思是說,管理家庭不只需要一種方法,管理國家也不只需要一條道路。這句話表明,無論是治家還是治國,都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應當積極尋求,不應墨守成規。4.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憂邊》。在這里,“因”指的是根據,“知”通“智”。意思是說,明智的人會根據時機改變,智慧的人會隨著事情的發展制定相應的策略。這句話強調了隨機應變、因事制宜的重要性。5. "林中多疾風,富貴多諛言。"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國疾》。在這里,“諛言”指的是阿諛奉承的話。意思是說,就像林中常有疾風一樣,富貴之人周圍常有阿諛奉承之言。這句話揭示了富貴之后往往會有勢利之人附庸的普遍現象。6.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疾貪》。在這里,“欲”指的是想要。意思是說,想要影子正,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姿態;想要下屬廉潔,自己要先做到。這句話用影子和身體的關系來比喻正人先正己的道理。7. "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于人。"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申韓》。意思是說,有準備就能制服別人;沒有準備就只能被別人制服。這句話再次強調了準備的重要性。8. "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險固》。在這里,“地利”與“人和”、“武力”與“文德”進行了對比。意思是說,地理優勢不如人們團結一致,武力不如文化德行。這句話闡明了實行仁政對于治國安邦的重要性。9. "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 這句話出自《鹽鐵論申韓》。意思是說,善于治理國家的人,一旦發現弊端就立即補救,一旦發現漏洞就立即堵塞。這句話強調了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的重要性。詳情
盤點《鹽鐵論》中的名句,蘊藏了大道理!
1.";賤不害智,貧不妨行。"。這句話出自《鹽鐵論·地廣》。在這里,“賤”指的是地位低微,“貧”指的是經濟貧困。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地位低并不影響他的智慧,經濟貧困也不妨礙他的行動。這句話告訴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智慧和行為,不能僅僅基于他的社會地位或經濟狀況。2.";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于人。"。這句話出自《鹽鐵論·險固》。意思是說,如果有準備,就能控制別人;如果沒有準備,就只能被別人控制。這句話強調了“有備無患”的重要性。3.";治家非一寶,治國非一道。"。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