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本指的是將根本的大事放在首位,常常意味著重視農業事務。在漢代,桓寬在《鹽鐵論·刑德》中提到:“故盜馬者死,盜牛者加,所以重本而輕疾之資也。”這反映了當時法律對盜竊農畜行為的嚴厲懲罰,體現了重視根本、保護農業生產的態度。漢代班固在《白虎通·三正》中也曾提到:“敬始重本。”強調了尊重并重視事物的根本。在《晉書·齊王攸傳》中,提到了“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進一步闡述了農業是國家大綱的重要部分。宋代岳飛在《御書屯田三事跋》中也提到:“若三子者,知重本務農,使民無艱食。”這是對重農思想的肯定和支持。2、重本在某些情況下也指相同的版本。在《隋書·牛弘傳》中記載:“繹饑喊據有江陵,遣將破平侯景,收文德之書,及纖鏈公私典籍,重本七萬卷,悉送荊州。”這里的“重本”指的是將書籍的副本送往荊州,以便保存和流傳。3、在現代,"重本"通常用來指代重點本科,意味著在教育體系中特別重視并重點發展的本科教育階段。這種用法強調了在高等教育中對本科教育的特別關注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