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高考必備的基礎知識
高中化學高考必備的基礎知識
1.";從下往上";原則:例如制備氯氣時,組裝裝置順序為:放置鐵架臺→擺放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鐵圈→放置石棉網→固定圓底燒瓶。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時應從左到右進行。例如,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3.";先‘塞’后‘定’";原則:帶有導管的塞子應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因燒瓶固定后難以用力而無法塞緊或損壞儀器。4.";固體先放";原則:燒瓶內的試劑如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加入,以防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應在燒瓶固定后加入。例如,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通過分液漏斗緩慢加入。6.先驗氣密性原則:在裝入藥品前進行。
導讀1.";從下往上";原則:例如制備氯氣時,組裝裝置順序為:放置鐵架臺→擺放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鐵圈→放置石棉網→固定圓底燒瓶。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時應從左到右進行。例如,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3.";先‘塞’后‘定’";原則:帶有導管的塞子應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因燒瓶固定后難以用力而無法塞緊或損壞儀器。4.";固體先放";原則:燒瓶內的試劑如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加入,以防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應在燒瓶固定后加入。例如,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通過分液漏斗緩慢加入。6.先驗氣密性原則:在裝入藥品前進行。
中學化學實驗操作中遵循的七原則包括:1. "從下往上"原則:例如制備氯氣時,組裝裝置順序為:放置鐵架臺→擺放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鐵圈→放置石棉網→固定圓底燒瓶。2. "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時應從左到右進行。例如,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3. "先‘塞’后‘定’"原則:帶有導管的塞子應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因燒瓶固定后難以用力而無法塞緊或損壞儀器。4. "固體先放"原則:燒瓶內的試劑如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加入,以防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5. "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應在燒瓶固定后加入。例如,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通過分液漏斗緩慢加入。6. 先驗氣密性原則:在裝入藥品前進行。7. 后點酒精燈原則:所有裝置裝配完畢后再點燃酒精燈。常見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包括:1. 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例如,測物質溶解度或實驗室制乙烯,溫度計應插入混合物中間。2. 測蒸氣的溫度:例如,實驗室蒸餾石油或測定乙醇沸點,溫度計應插入蒸氣中。3. 測水浴溫度:例如,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或苯的硝化反應,溫度計應插入水浴中。中學化學實驗中溫度計的使用分三種情況:1. 測量反應混合物的溫度:2. 測量蒸氣的溫度:3. 測量水浴溫度: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實驗有:1. 制備熱KMnO4制氧氣: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2. 制備乙炔和收集NH3: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泡沫涌入導管和氨氣與空氣對流,縮短收集NH3的時間。常見的物質分離提純方法有:1. 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2. 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有較大差異。3. 過濾法:分離溶與不溶的混合物。4. 升華法:分離SiO2與I2。5. 萃取法:用CCl4從水中萃取I2。6. 溶解法:分離Fe粉與Al粉。7. 增加法:將雜質轉化為所需物質,例如CO2轉化為CO或SO2。8. 吸收法:用藥品吸收混合氣體中的雜質,例如N2中O2的去除。9. 轉化法:通過加入藥品使兩種物質易于分離,再還原回原態,例如Al(OH)3與Fe(OH)3的分離。
高中化學高考必備的基礎知識
1.";從下往上";原則:例如制備氯氣時,組裝裝置順序為:放置鐵架臺→擺放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鐵圈→放置石棉網→固定圓底燒瓶。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時應從左到右進行。例如,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3.";先‘塞’后‘定’";原則:帶有導管的塞子應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因燒瓶固定后難以用力而無法塞緊或損壞儀器。4.";固體先放";原則:燒瓶內的試劑如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加入,以防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應在燒瓶固定后加入。例如,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通過分液漏斗緩慢加入。6.先驗氣密性原則:在裝入藥品前進行。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