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在何種情況下可能喪失繼承權
兒童在何種情況下可能喪失繼承權
(1)蓄意謀害或殘殺自己父母。(2)因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親屬。(3)對父母不聞不問,或嚴重虐待其。(4)制造假遺囑,試圖改變或銷毀其中關鍵內容。(5)通過欺騙、威脅等手段,干擾父母立遺囑、修改遺囑或撤銷遺囑。繼承權的喪失需經由法院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裁決。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導讀(1)蓄意謀害或殘殺自己父母。(2)因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親屬。(3)對父母不聞不問,或嚴重虐待其。(4)制造假遺囑,試圖改變或銷毀其中關鍵內容。(5)通過欺騙、威脅等手段,干擾父母立遺囑、修改遺囑或撤銷遺囑。繼承權的喪失需經由法院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裁決。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4/wz/18552868952.jpg)
子女若出現如下行為,將失去繼承權:(1)蓄意謀害或殘殺自己父母;(2)因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親屬;(3)對父母不聞不問,或嚴重虐待其;(4)制造假遺囑,試圖改變或銷毀其中關鍵內容;(5)通過欺騙、威脅等手段,干擾父母立遺囑、修改遺囑或撤銷遺囑。繼承權的喪失需經由法院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裁決。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兒童在何種情況下可能喪失繼承權
(1)蓄意謀害或殘殺自己父母。(2)因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親屬。(3)對父母不聞不問,或嚴重虐待其。(4)制造假遺囑,試圖改變或銷毀其中關鍵內容。(5)通過欺騙、威脅等手段,干擾父母立遺囑、修改遺囑或撤銷遺囑。繼承權的喪失需經由法院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裁決。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