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4/wz/18552048652.jpg)
人山人海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形容人群聚集的場面。最早出現在明代施耐庵的《水滸全傳》中,描述的是各種表演吸引眾多觀眾的場景。該成語結構為聯合式,常用于形容公共場所的人群密集程度。通常,我們會在描述熱鬧的公共場合時使用它,作為謂語、賓語、定語或補語。在發音上,“山”字不能誤讀為“sān”,這是需要注意的。其近義詞包括“川流不息”和“人頭攢動”,這些詞同樣用來形容人多擁擠的狀態。而“人山人海”與“摩肩接踵”雖都描繪人群密集,但后者更強調擁擠的程度和人們的感受。例如,在星期日,公園總是人山人海,非常熱鬧。這類成語的使用,不僅能生動地描繪出場景,也能夠很好地傳達出當時的情景氛圍。通過不同的詞匯選擇,可以更準確地表達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