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總共有多少部,誰知道啊?
佛經總共有多少部,誰知道啊?
2.中華大藏經被認為是目前收錄佛經最全的集合。它是由20世紀的海峽兩岸中國人分別編纂的中文大藏經。3.在臺灣編修的大藏經始于1956年,由屈映光發起,蔡運辰擔任總編審。修訂大藏經會的成立旨在搜集和整理海內外的佛經,分為四大法類進行刊行。4.這四大法類包括選藏、續藏、譯藏和總目錄。選藏即正藏,匯集中、日、韓歷代編纂的三十二種中文大藏經內的佛典,去其重復,共得三千九百余部經典,分為四輯。5.續藏計劃收錄未入于前三十二種藏經中的佛典,以補各藏之未備。主要收集的是民國以后的譯籍與著作,其中以藏密佛典最多。6.譯藏計劃收集近百年來譯為外文的佛典,并繼續翻譯、收羅,以成大觀。7.總目錄計劃收集各種大藏經的目錄,分為四類:本藏目錄、原始目錄及相關著作、相關目錄和參考目錄。
導讀2.中華大藏經被認為是目前收錄佛經最全的集合。它是由20世紀的海峽兩岸中國人分別編纂的中文大藏經。3.在臺灣編修的大藏經始于1956年,由屈映光發起,蔡運辰擔任總編審。修訂大藏經會的成立旨在搜集和整理海內外的佛經,分為四大法類進行刊行。4.這四大法類包括選藏、續藏、譯藏和總目錄。選藏即正藏,匯集中、日、韓歷代編纂的三十二種中文大藏經內的佛典,去其重復,共得三千九百余部經典,分為四輯。5.續藏計劃收錄未入于前三十二種藏經中的佛典,以補各藏之未備。主要收集的是民國以后的譯籍與著作,其中以藏密佛典最多。6.譯藏計劃收集近百年來譯為外文的佛典,并繼續翻譯、收羅,以成大觀。7.總目錄計劃收集各種大藏經的目錄,分為四類:本藏目錄、原始目錄及相關著作、相關目錄和參考目錄。
1. 佛教經典分為三藏十二部,三藏指的是經、律、論,十二部則是佛說的經文分為十二類,包括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2. 中華大藏經被認為是目前收錄佛經最全的集合。它是由20世紀的海峽兩岸中國人分別編纂的中文大藏經。3. 在臺灣編修的大藏經始于1956年,由屈映光發起,蔡運辰擔任總編審。修訂大藏經會的成立旨在搜集和整理海內外的佛經,分為四大法類進行刊行。4. 這四大法類包括選藏、續藏、譯藏和總目錄。選藏即正藏,匯集中、日、韓歷代編纂的三十二種中文大藏經內的佛典,去其重復,共得三千九百余部經典,分為四輯。5. 續藏計劃收錄未入于前三十二種藏經中的佛典,以補各藏之未備。主要收集的是民國以后的譯籍與著作,其中以藏密佛典最多。6. 譯藏計劃收集近百年來譯為外文的佛典,并繼續翻譯、收羅,以成大觀。7. 總目錄計劃收集各種大藏經的目錄,分為四類:本藏目錄、原始目錄及相關著作、相關目錄和參考目錄。8. 盡管全藏未能完成,但已刊行的選藏前三輯和總目錄對學術界有著重要的貢獻。例如,《磧砂藏》與《嘉興藏》之所以能在海內外佛學界流行,正是因為它們被收錄在這兩輯中。9. 蔡運辰在編輯過程中對照了所有中文大藏經的入藏經典,并出版了《二十五種藏經目錄對照考釋》一書,這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佛經總共有多少部,誰知道啊?
2.中華大藏經被認為是目前收錄佛經最全的集合。它是由20世紀的海峽兩岸中國人分別編纂的中文大藏經。3.在臺灣編修的大藏經始于1956年,由屈映光發起,蔡運辰擔任總編審。修訂大藏經會的成立旨在搜集和整理海內外的佛經,分為四大法類進行刊行。4.這四大法類包括選藏、續藏、譯藏和總目錄。選藏即正藏,匯集中、日、韓歷代編纂的三十二種中文大藏經內的佛典,去其重復,共得三千九百余部經典,分為四輯。5.續藏計劃收錄未入于前三十二種藏經中的佛典,以補各藏之未備。主要收集的是民國以后的譯籍與著作,其中以藏密佛典最多。6.譯藏計劃收集近百年來譯為外文的佛典,并繼續翻譯、收羅,以成大觀。7.總目錄計劃收集各種大藏經的目錄,分為四類:本藏目錄、原始目錄及相關著作、相關目錄和參考目錄。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