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3/wz/18569694952.jpg)
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漢族人口占據了絕大多數(shù)。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漢族人口數(shù)為19,650,687人,占總人口的79.54%。蒙古族是自治區(qū)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4,226,093人,占比17.11%。其他少數(shù)民族共計人口829,541人,占比3.36%。這些其他民族包括滿族、回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朝鮮族、錫伯族、土家族、東鄉(xiāng)族、苗族等55個民族,但不包括珞巴族。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在內蒙古增長了826,729人,增長率為4.39%;蒙古族人口增加了196,943人,增長率為4.89%;而其他少數(shù)民族人口減少了72,778人,下降了8.07%。在內蒙古,那達慕節(jié)是草原上的盛會,意味著游戲和娛樂,通常在8月份舉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700年前。在那達慕節(jié)期間,商販們會聚集在一起,提供各種娛樂和手工藝品,傳統(tǒng)活動包括賽馬、摔跤和射箭。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住所,其名稱來源于滿族人對這種住所的稱呼。蒙古包由木桿、牛皮和柳條等材料制成,具有獨特的結構和設計,以適應游牧生活方式。蒙古包的圓頂由圓木組成,頂部有一個天窗,用于通風和采光。祭敖包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宗教活動,敖包是用石頭、土塊等材料在草原、山坡或沙丘上壘筑的標志物,最初用于辨別方向和邊界,后來演變成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通常在7月或8月舉行,敖包上會插上樹枝,并掛上彩色的布條或紙旗,對蒙古族人民而言,敖包是神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