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漢末曹操和孫劉聯軍的作戰)詳細資料大全
赤壁之戰(漢末曹操和孫劉聯軍的作戰)詳細資料大全
2.戰役背景:曹操平定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開始向南用兵。荊州劉表病死,劉琮繼任荊州牧后,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輕裝前進至宛、葉。曹操揮軍南下,劉琮投降,劉備南逃。3.長坂坡激戰:曹操追趕劉備至長坂坡,劉備棄妻子逃亡,張飛斷后,成功阻擋曹軍,劉備得以逃脫。4.孫劉聯盟:魯肅建議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諸葛亮和魯肅見孫權,說服其抗曹。周瑜奉命到達番陽,勸孫權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5.戰役過程:曹操寫信給孫權,稱有水陸軍八十萬。孫權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劉備駐軍樊口,與周瑜會合。6.火燒赤壁:黃蓋用火攻計,曹軍戰船被燒,曹操撤退。周瑜等率軍追擊,曹軍傷亡慘重。7.后續:孫權親率大軍北攻合肥,周瑜等進攻江陵。劉備借荊州后實力壯大,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
導讀2.戰役背景:曹操平定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開始向南用兵。荊州劉表病死,劉琮繼任荊州牧后,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輕裝前進至宛、葉。曹操揮軍南下,劉琮投降,劉備南逃。3.長坂坡激戰:曹操追趕劉備至長坂坡,劉備棄妻子逃亡,張飛斷后,成功阻擋曹軍,劉備得以逃脫。4.孫劉聯盟:魯肅建議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諸葛亮和魯肅見孫權,說服其抗曹。周瑜奉命到達番陽,勸孫權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5.戰役過程:曹操寫信給孫權,稱有水陸軍八十萬。孫權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劉備駐軍樊口,與周瑜會合。6.火燒赤壁:黃蓋用火攻計,曹軍戰船被燒,曹操撤退。周瑜等率軍追擊,曹軍傷亡慘重。7.后續:孫權親率大軍北攻合肥,周瑜等進攻江陵。劉備借荊州后實力壯大,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4515752.jpg)
1. 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這場戰役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黃河流域。2. 戰役背景:曹操平定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開始向南用兵。荊州劉表病死,劉琮繼任荊州牧后,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輕裝前進至宛、葉。曹操揮軍南下,劉琮投降,劉備南逃。3. 長坂坡激戰:曹操追趕劉備至長坂坡,劉備棄妻子逃亡,張飛斷后,成功阻擋曹軍,劉備得以逃脫。4. 孫劉聯盟:魯肅建議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諸葛亮和魯肅見孫權,說服其抗曹。周瑜奉命到達番陽,勸孫權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5. 戰役過程:曹操寫信給孫權,稱有水陸軍八十萬。孫權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劉備駐軍樊口,與周瑜會合。6. 火燒赤壁:黃蓋用火攻計,曹軍戰船被燒,曹操撤退。周瑜等率軍追擊,曹軍傷亡慘重。7. 后續:孫權親率大軍北攻合肥,周瑜等進攻江陵。劉備借荊州后實力壯大,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8. 影響:赤壁之戰使曹操失去統一全國的可能性,孫劉雙方借此勝役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9. 評價:曹操認為赤壁之戰因疾病而失利。諸葛亮、步騭等認為孫劉聯盟是明智之舉。韋昭、陸機等對周瑜、程普等將領的功績給予高度評價。10. 爭議考證:赤壁之戰地點存在爭議,蒲圻說和嘉魚說為主要觀點。兵力方面,曹操有十萬到二十萬人,孫劉聯軍最多五萬人。11. 文學描寫:后代的文學家在創作詩、文、小說時,對赤壁之戰進行了夸張和附會的描述。如《三國演義》中對赤壁之戰的描述。
赤壁之戰(漢末曹操和孫劉聯軍的作戰)詳細資料大全
2.戰役背景:曹操平定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開始向南用兵。荊州劉表病死,劉琮繼任荊州牧后,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輕裝前進至宛、葉。曹操揮軍南下,劉琮投降,劉備南逃。3.長坂坡激戰:曹操追趕劉備至長坂坡,劉備棄妻子逃亡,張飛斷后,成功阻擋曹軍,劉備得以逃脫。4.孫劉聯盟:魯肅建議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諸葛亮和魯肅見孫權,說服其抗曹。周瑜奉命到達番陽,勸孫權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5.戰役過程:曹操寫信給孫權,稱有水陸軍八十萬。孫權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劉備合兵迎戰曹操。劉備駐軍樊口,與周瑜會合。6.火燒赤壁:黃蓋用火攻計,曹軍戰船被燒,曹操撤退。周瑜等率軍追擊,曹軍傷亡慘重。7.后續:孫權親率大軍北攻合肥,周瑜等進攻江陵。劉備借荊州后實力壯大,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