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折彎的系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鈑金折彎的系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鈑金材料在折彎過程中,其內側受到壓縮,外側則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長度的材料會形成圓弧狀分布。中性線是計算展開長度的基準線,通常位于材料厚度的1/2處或更靠內。系數K用于確定材料中性線的位置,在線性展開方法中,K值影響著折彎圓角部分的展開長度的計算,其取值范圍為0至1,通常默認為0.44。鈑金折彎的展開長度計算公式如下:展開長度 = 2 * π * (折彎半徑 + K * 厚度) * (折彎角度 / 360)。
導讀鈑金材料在折彎過程中,其內側受到壓縮,外側則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長度的材料會形成圓弧狀分布。中性線是計算展開長度的基準線,通常位于材料厚度的1/2處或更靠內。系數K用于確定材料中性線的位置,在線性展開方法中,K值影響著折彎圓角部分的展開長度的計算,其取值范圍為0至1,通常默認為0.44。鈑金折彎的展開長度計算公式如下:展開長度 = 2 * π * (折彎半徑 + K * 厚度) * (折彎角度 / 360)。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6206752.jpg)
鈑金折彎的系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鈑金材料在折彎過程中,其內側受到壓縮,外側則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長度的材料會形成圓弧狀分布。中性線是計算展開長度的基準線,通常位于材料厚度的1/2處或更靠內。系數K用于確定材料中性線的位置,在線性展開方法中,K值影響著折彎圓角部分的展開長度的計算,其取值范圍為0至1,通常默認為0.44。鈑金折彎的展開長度計算公式如下:展開長度 = 2 * π * (折彎半徑 + K * 厚度) * (折彎角度 / 360)因此,根據K系數的不同設置,展開后的長度會有所差異。在“折彎表”模式下,可能會針對不同參數采用不同的K值,以獲得更精確和合理的結果。根據材料特性和鈑金設計規則,K系數可以調整至合適值,以確保展開后的長度較為準確。K系數與材料的散態有關,同時也取決于鈑厚度和折彎半徑的比例。例如,對于鋼材,按照我國的參數習慣,如表10-1所示。在Inventor軟件的默認設置中,折彎半徑與厚度的比值為1.0,K值為0.44,這與我國的參數習慣相符。表10-1 K系數表| 折彎半徑/厚度 | 0.1| 0.25 | 0.5| 1.0| 2.0| 3.0| 4.0| >4.0 ||---------------|------|------|------|------|------|------|------|------|| K | 0.32 | 0.35 | 0.38 | 0.42 | 0.46 | 0.47 | 0.48 | 0.5|內尺寸和外尺寸加系數是折彎經驗公式中的修正值,內尺寸指的是不計入材料厚度的折邊長度,外尺寸則是考慮材料厚度的尺寸。這些系數是基于經驗確定的,主要適用于較為粗糙的加工場合。在確定折彎半徑時,設計師需要考慮裝配關系、外形美觀和制造工藝等多方面因素。通常情況下,折彎內側的尺寸應等于材料厚度,遵循基本的鈑金加工規則即可。參考資料:http://wenku.baidu.com/view/f8d8badaa58da0116c1749f2.html
鈑金折彎的系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鈑金材料在折彎過程中,其內側受到壓縮,外側則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長度的材料會形成圓弧狀分布。中性線是計算展開長度的基準線,通常位于材料厚度的1/2處或更靠內。系數K用于確定材料中性線的位置,在線性展開方法中,K值影響著折彎圓角部分的展開長度的計算,其取值范圍為0至1,通常默認為0.44。鈑金折彎的展開長度計算公式如下:展開長度 = 2 * π * (折彎半徑 + K * 厚度) * (折彎角度 / 360)。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