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士真的沒啥用...
讀博士真的沒啥用...
周圍有很多懷著科研夢想的博士生似乎掉進了深淵,在黑暗中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從18歲上本科,到28歲博士還沒畢業,奮斗了10年,突然發現少得可憐的科研崗,早就內定給了藤校和清北。辛辛苦苦十余載,依然沒有未來。確實如此,生物行業作為“重資產”行業,只有那些家底非常雄厚的孩子,才能在行業里分一杯羹,光是有錢的土豪還不行,還得有資源,也就是有錢的圈內人,這能讓那些有錢人變得更有錢。對于寒門子弟,沒錢、沒人脈,最好是進入“輕資產,重人才”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商業咨詢、內容行業。如果你足夠牛逼,“行行出狀元”,你愛干啥干啥。如果你很普通,請記住,決定你能取得多大成就的因素,除了你有多厲害以外,還包括你的對手有多厲害。努力很重要,選對競爭對手同樣重要。
導讀周圍有很多懷著科研夢想的博士生似乎掉進了深淵,在黑暗中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從18歲上本科,到28歲博士還沒畢業,奮斗了10年,突然發現少得可憐的科研崗,早就內定給了藤校和清北。辛辛苦苦十余載,依然沒有未來。確實如此,生物行業作為“重資產”行業,只有那些家底非常雄厚的孩子,才能在行業里分一杯羹,光是有錢的土豪還不行,還得有資源,也就是有錢的圈內人,這能讓那些有錢人變得更有錢。對于寒門子弟,沒錢、沒人脈,最好是進入“輕資產,重人才”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商業咨詢、內容行業。如果你足夠牛逼,“行行出狀元”,你愛干啥干啥。如果你很普通,請記住,決定你能取得多大成就的因素,除了你有多厲害以外,還包括你的對手有多厲害。努力很重要,選對競爭對手同樣重要。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6212452.jpg)
數學是火,照亮物理的燈;物理是燈,照亮化學的路;化學是路,通向生物的坑;生物是坑,埋葬了博士生。 —— 魯迅先生周圍有很多懷著科研夢想的博士生似乎掉進了深淵,在黑暗中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從18歲上本科,到28歲博士還沒畢業,奮斗了10年,突然發現少得可憐的科研崗,早就內定給了藤校和清北。辛辛苦苦十余載,依然沒有未來。確實如此,生物行業作為“重資產”行業,只有那些家底非常雄厚的孩子,才能在行業里分一杯羹,光是有錢的土豪還不行,還得有資源,也就是有錢的圈內人,這能讓那些有錢人變得更有錢。對于寒門子弟,沒錢、沒人脈,最好是進入“輕資產,重人才”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商業咨詢、內容行業。如果你足夠牛逼,“行行出狀元”,你愛干啥干啥。如果你很普通,請記住,決定你能取得多大成就的因素,除了你有多厲害以外,還包括你的對手有多厲害。努力很重要,選對競爭對手同樣重要。那些已經入了生物這個坑的博士生們該腫么辦呢?是不是立馬退學不干了?當然不是,你不僅得干,還得好好干!即使你極有可能找不到科研崗,甚至是不得不轉專業。尤其是像我這樣,出生貧寒的窮小子們,下面的內容是寫給你們看的,也是寫給我自己看的。這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年代。博士畢業干著碩士的活,碩士畢業干著本科的活,本科畢業干著畜生的活。說不定再過幾年,博士畢業干著畜生的活,其他人反倒快活,在家歇著沒活可干了。這在經濟學里叫“軍備競賽”。比如雄孔雀為了吸引異性,不斷把自己的尾巴變得更大,更漂亮,除了吸引異性,其實沒啥別的用,而且容易吸引天敵,還沒來得及抱兒子就嗝屁了。雄鹿也一樣,為了打贏其他的雄鹿,搶到自己喜歡的妹子,不斷把鹿角變得更大,但是,鹿角變大變重以后,就跑得慢了,還沒來得及撩妹就被狼吃了。煙草公司也有同樣的“軍備競賽”。整個市場的香煙銷量是不變的——抽煙的人就這么多,不增不減。每個香煙品牌的廣告投入和市場份額是成正比的,也就是廣告越多,買這個牌子的煙民就越多。所以,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各個煙草公司不斷投入更多的廣告,但其實投的廣告越多,廣告費就越高,利潤反而低了。同理,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從本科讀到碩士,再讀博士,高學位也就只能證明比低學位的人牛逼,但其實工作內容根本用不到博士學的東西,浪費青春。其實把所有的雄孔雀尾巴縮小一半,雄鹿的鹿角縮小一半,他們在競爭異性時的優勢是不變的,而且降低了被天敵吃掉的風險。把各個煙草公司的廣告同時砍掉一半,他們所占有的市場份額也是一樣的,這樣還減少了廣告費。同樣的,把所有人的學位降一檔,也就是碩士干碩士的活,本科干本科的活,也是沒問題的,而且大好青春還可以留給詩和遠方。所以呢,在美國,煙草公司提議禁止廣告。記住啦,不是因為“吸煙有害健康”,使得普通百姓禁止煙草公司投放廣告,而是煙草公司為了降低“軍備競賽”導致的高額廣告費,把禁止投放廣告寫入法律。那幫煙草公司既稱了百姓的心,又賺到了錢,真是一舉兩得。同樣的,在美國,一個需要碩士學位的工作崗位,是拒絕博士的,這叫做“over qualify”--資歷過高的,不要!在中國,就沒這說法了,所以,想從事碩士才能干的崗位,還是得讀博。不僅得讀博士,還得好好讀。雖然不管優秀還是拙劣,拿的畢業證都是一模一樣的。雖然你發現你做的科研項目,只是老板圈錢的把戲,對這個世界毫無貢獻。雖然你有了駭世驚俗的科學發現,導師在你畢業的時候也可能會卡你的文章,讓你的成果不見天日。雖然你發表了很多高水平學術論文,而高校的招聘要求是本科畢業于清北復交。你是不是已經在吶喊:給我一個好好讀的理由!其實就是因為 —— 你已經決定轉行!想想看,優秀的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最看中應聘者的什么呢?專業技能嗎?智商?情商?顏值?學校里學的很多專業知識,早已和企業要求的技能脫鉤。你在學校里再怎么刻苦,學的東西統統用不上。所以,應屆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對企業來說,都是零。顏值嗎?如果你已經看到了這里,說明你和我一樣,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智商和情商呢?好像有這么回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授,安杰拉·達克沃思,在《堅毅》這本書里提到,一個人是否取得成功,跟什么智商啊、情商啊都沒多大關系,跟“堅毅力”有很強的相關性。她的堅毅力測試在西點軍校招收士兵學生的時候首次使用,就顯著提高了挑選出優秀士兵的可能性。然后就火遍了全球,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時候都會使用堅毅力測試,借此提高公司招聘到優秀人才的可能性。人的堅毅力不是固定的,隨著人生經歷的改變而改變。這位教授統計了各個人群的堅毅力水平,然后發現,完成博士學位的人,堅毅力水平比其他人群要高。聽著是不是很雞湯?公司真的關心求職者的這個“堅毅力”嗎?這個力真的這么牛逼?千萬別低估了賓大教授的水平。YC的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提出了類似的概念: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翻譯為人話就是,總能把事情搞定。公司要什么的人?就是要,不管給什么任務,都能搞定的人。什么樣的人能克服各種困難搞定任何事情?堅持不懈 + 足夠牛逼。光能堅持還不夠,你要是不牛逼,笨拙、笨拙的,還是很難完成好任務;智商高,聰明伶俐,也不夠,你不努力干活,也是白白浪費好基因。如何告訴用人單位,我們堅持不懈且足夠牛逼呢?完成博士學位,可以說“堅持不懈”;但是把科研做得出彩,才能證明“足夠牛逼”。如果你不討厭科研,也恰好幸運地擁有了讀博的機會。請好好珍惜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向那些給錢極其大方的企業證明,你總能把事情搞定!如果你沒什么機會讀博,而且已經看到了這里。謝謝支持,我不會讓你們白讀我的文章。我這就告訴你們,如何成為企業眼中的優秀人才。除了讀博,證明自己總能把事情搞定的途徑還有很多很多。你需要的是,“完成一項復雜系統工程”。其實,博士生就是在完成一項復雜系統工程,花三到五年時間做一個科研項目,然后寫成幾百頁的博士論文。如果你喜歡寫作,花幾年功夫寫一本優秀的著作;如果你喜歡做生意,堅持開幾年淘寶店,然后有著可觀的月收入;如果你喜歡計算機,花幾年功夫開發個中大型軟件或者游戲,并且有著相當數量的用戶群;如果你喜歡畫畫,連載幾年漫畫集,并擁有一大群迷妹粉絲。在你的經歷里,只要有過堅持做一件事,并且做到極致。任何求才若渴的行業里,都有志同道合的人邀你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
讀博士真的沒啥用...
周圍有很多懷著科研夢想的博士生似乎掉進了深淵,在黑暗中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從18歲上本科,到28歲博士還沒畢業,奮斗了10年,突然發現少得可憐的科研崗,早就內定給了藤校和清北。辛辛苦苦十余載,依然沒有未來。確實如此,生物行業作為“重資產”行業,只有那些家底非常雄厚的孩子,才能在行業里分一杯羹,光是有錢的土豪還不行,還得有資源,也就是有錢的圈內人,這能讓那些有錢人變得更有錢。對于寒門子弟,沒錢、沒人脈,最好是進入“輕資產,重人才”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商業咨詢、內容行業。如果你足夠牛逼,“行行出狀元”,你愛干啥干啥。如果你很普通,請記住,決定你能取得多大成就的因素,除了你有多厲害以外,還包括你的對手有多厲害。努力很重要,選對競爭對手同樣重要。
為你推薦